智能水表
经过61年的悠久发展,公司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单体水表生产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的水表供应商。2019年1月,公司成功上市,为公司的持续发展获得了稳定长期的融资渠道,并形成良性的资金循环,引领公司朝着稳定、快速且高质量的方向发展。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2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72%
记者从重庆市忠县获悉,该县今年投入508万元,完成城区居民住宅用水一户一表2000户。目前,忠县已投入591.25万元,完成2365户城区居民供水一户一表改造。 所谓“一户一表”,是指供水部门对居民用水户按户安装计费智能水表,用水户直接与自来水企业结算水费
干式IC卡冷水表是选用干式机芯制造而成的具有预交水费功能的水表,相比湿式水表来说,它的抗冻性能更好,因此也备受用户的青睐,如今,生产制造干式IC卡冷水表的厂家非常多,当我们面对不同名称、不同品牌的水表时候不知如何选择,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国内一线品牌。下面,我们整理了一些干式IC卡冷水表厂家质量较好的一线品牌供大家去参考考察。 东海:宁波东海集团投资控股水表、电能表、燃气表计时器等新型计量仪器
智能抄表系统适用于对高层和小区住宅居民用表进行联网,由计算机集中管理,是当前主流采集方式。 当前主流智能水表传感方式分为:脉冲、光电、厚膜、摄像四种。 1、脉冲式:需要长期供电,断电会产生数据丢失,稳定性比较差,成本比较低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水表的智能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对大多数水利行业来说,智慧水务的促进与发展已刻不容缓,那么,能否通过远传水表的使用,扭转水利行业的局面呢?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一款远传水表就是:NB-IoT物联网智能水表。 NB-IoT物联网智能水表能够帮助水利行业便捷管理每一个水表,每一个NB-IoT物联网智能水表就拥有一套独立完整的系统,水司日常管理维护这款水表时,可以像普通水表一样简单方便,而且水司各业务平台的接入都是打通的,管理方式非常便捷
什么是干式智能水表、湿式智能水表?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湿式智能水表:在计数器浸入在水中智能水表后,智能水表的玻璃会承受水压,这时计数器和传感器的传动被称之为齿轮联动。在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水质影响智能水表读数的是否看的清晰,所以,如果打算安装在室内,则应该首选湿式智能水表。 干式智能水表:计数器不浸入水中的智能水表,一般从结构上讲,智能水表的计数器与传感器他们的室腔是隔离开的,说以说智能水表的玻璃不受水压的影响,传感器和计数器之间的传输通常为磁钢传动
超声波水表虽然也是一种智能水表,可是在家庭使用水表的过程中,基本上还是非常少的,主要还是因为这样的水表口径比较大,基本上是作为工业领域的用水量的计量。这种水表寿命长内部并没有什么零件,所以不管水质怎样都能够更精确的去测量,而且哪怕是水流量比较小,依然能够准确测量出用水量。并且随着如今的阶梯水费的收取,这种水表功能也非常的强悍,可以满足阶梯收费的计算
很多的家庭都是直接使用智能水表的,如果使用了智能水表的话也一样的,应该要让自己能够注意,要让自己能够了解下怎么样看数量的问题,因为有的时候可能大家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样去看,也就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一个家庭里面到底用了多少水量,这也就会让大家感觉到不太满意,那么智能水表怎么看?对这个问题大家会比较关注,下面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下,希望能够让大家了解清楚。智能水表怎么看?就是如果想要让自己能够了解到这个方面的问题的话,也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要让自己能够了解到具体怎么去看的话,也就是应该要让自己能够去考虑到一些使用说明。 因为对智能水表没有什么了解,所以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应该要怎么样去看会比较合适,这种情况,也就会比较推荐大家让自己能够直接查看使用,说明这样也就能够让大家很好地去了解到这个方面的问题,这是一种相对比较好的方法,可以尝试一下让自己能够直接利用这样一种方法来做
智能水表更换后,用户为何会感觉水费多了呢? 有的用户反映自从更换了智能水表之后,感觉自己每个月的水费总是会多一些,和以前的普通水表相比较,确实觉得这种水表转得快,甚至很多人怀疑智能水表存在质量问题。 其实智能水表是比较灵敏的,也就是没有用水,指针也可能转动是因为水管的管网里面只要有水压气压的流动都会造成指针的转动,当然水表的空转属于正常想象,这也是无法避免的。可是对水表的计量根本不会存在影响,毕竟指针转1万圈,才用一点点水,几乎可以说是忽略不计
智能水表市场需求迅速提升,与国家“用水控制”的目标及节约水资源的迫切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许多老旧小区存在管漏故障等情况,浪费了大量水资源,而传统机械水表很难发现这类问题,同时人工抄表所带来的高错误率、低效率,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正泰智能远传抄表系统采用专有摄像直读远传抄表技术,通过在原机械式水表上加装具备物联网功能的摄像直读模块,实现数字与图像同步传输,极大提高远程运维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