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墓
目前在我国的大江南北,掀起了一股“给血液升温”的热潮,有年过花甲的老人,还有三四十岁的中年人,而最着急,也最积极的就是已经有冠心病,心梗做支架、搭桥的,心率不齐,心衰的患者。他们确信这个“给血液升温的热潮”就是救治他们心脏病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这是中国心脏病专家,罗靖兮教授吸收《五十二病方》中复脉汤及40多年来临床总结的真理。养心定悸膏真的一如传言所说吗? 提起马王堆汉墓,你想到的一定是被称作传奇的千年不腐女尸,其实除了这个之外,还发现了多部中医药典奇书,《足臂十一脉灸经》、《五十二病方》、《导引图》、《养生方》、《胎产书》等,其中以《五十二病方》最引人瞩目
岳麓山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的湘江西岸,最高峰云麓峰,又名灵麓峰。海拔300.8米,是南岳衡山之72峰之一,南北朝时的《南岳记》就提到:“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岳,1975年辟为岳麓山公园,现已与长沙城区融为一体,2002年5月17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 阅读次数:757 】 马王堆汉墓在长沙市区东郊四千米处的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汉墓陈列馆现设在湖南省博物馆院内
据12月25日电老山汉墓女墓主颅骨三维头像近日在复原成功。复原头像显示:墓主是位30岁左右、长相端庄的中原女子。 由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复原的头像可以看出,这个2000多年前的汉代诸侯妃相貌端庄,是个典型的中原女子
湖南千年古刹,三位工作人员不约而同地听到类似脚步声的诡异声音,寂静和黑暗让人们无所适从。是僵尸复活,还是古刹有鬼?到底是幻觉还是现实? 建筑学家称,是木结构房屋在温度和湿度变化下产生形变而发出的声音。 夜深人静的千年古刹,三位工作人员不约而同地听到了类似脚步声的诡异声音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今日(一月十日)宣布,辖下十三间博物馆(不包括闭馆中的香港海防博物馆)、油街实现、香港电影资料馆和香港视觉艺术中心于农历新年假期实施特别开放时间如下: 农历新年除夕(一月二十四日) 香港历史博物馆、香港文化博物馆、香港科学馆、香港艺术馆、香港太空馆、茶具文物馆、香港铁路博物馆、三栋屋博物馆、上窑民俗文物馆、葛量洪号灭火轮展览馆、孙中山纪念馆、李郑屋汉墓博物馆、罗屋民俗馆、油街实现、香港电影资料馆和香港视觉艺术中心,于当日下午五时休息。 农历年初一及初二(一月二十五日及二十六日) 除香港视觉艺术中心休馆外,上述场馆将如常开放。
来到河西走廊的第一站、丝绸之路的第四站——甘肃的武威,就不能不提享誉世界的“马踏飞燕”,它不仅成为了如今中国旅游的标志,号称“天下第一马”,更是惊艳世界的稀世珍宝。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个令世界都侧目的宝贝竟是在一次偶然中发现的。 1969年9月,当甘肃武威的农民在雷台挖防空洞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座东汉晚期的大型砖室墓
在断代研究方面,系统地总结了几乎全部已发掘之汉墓的出土文物与全部汉代文献记载,以文物与文献相比照的方法,分类整理考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是汉代物质文化研究的专家. 在古代车制研究方面,论证了中国古车的本土起源说;主持设计了山东淄博的"中国古车博物馆"。 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对其发展系统进行清理,并对其中的无数细节进行阐释考证,撰有重要论著。 曾对古代金银器、乐器、装饰品、佛教艺术品以及饮食等诸方面反映出的中外文化交流之事例进行研究,所撰论文亦结集出版
①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是现存最早的导引图谱。原帛画长约100厘米,与前段40厘米帛书相连
马王堆汉墓遗址中,出土了著名的马王堆女尸,遗址在长沙市东郊马王堆医院内,三座墓坑中,一、二号墓坑已填塞,对外开放的只是三号墓坑和墓坑上的展览室。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妻子和儿子的墓葬,其中一号墓坑中埋葬的是利苍的妻子辛追,出土时软组织有弹性,关节能活动,血管清晰可见,为世界考古史上前所未见的不腐湿尸,此后将此类古尸命名为马王堆尸。目前女尸和其他陪葬品都已迁往湖南省博物馆(博物馆装修关闭中,预计在2017年下半年重新开放)
位于沧州献县境内,西距市区70公里,是汉代河间王及其子孙、乐成侯、中水侯等葬于献县境内墓葬的总称,现存37座墓。献县自西汉建立河间国,直至南北朝,一直是王封之地。1937年以前,献县辖境面积较大,境内号称有大小72冢,从现存古墓来看,多集中在河城街和十五级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