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𫖯
“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这是宋代状元沈晦对浙江松阳发出的由衷感叹。松阳是“丽水之始 处州之根”,有1800多年历史。这里也是唐代道教宗师叶法善,宋代四大女词人之一张玉娘的故乡,江南叶氏的发源地,曾让朱熹、赵孟𫖯等名家流连忘返
“止于至善”,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指通过不懈的努力,以臻尽善尽美而后才停止,也就是说不达到十分完美的境界决不停止自己的努力。宋代大儒朱熹对“止于至善”作了阐述:“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
袁文甲,山东淄博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曾来德先生
2008年获西泠印社“百年西泠•中国梦”海选比赛华南赛区优秀奖; 2012年入首届“赵孟𫖯奖“全国书法篆刻展(中书协,草书); 2013年入全国“魏晋风度”新锐书法作品展(中书协,草书); 第三届全国草书展(中书协主办); 纪念***诞辰120周年全国书法展(中书协主办,草书); 2014年入“生态大连”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中书协主办,篆刻); 获书法报30年“巴山夜雨杯”全国书法篆刻大赛篆刻组优秀奖; 获山西省第二届“晋阳杯”篆刻展二等奖; 入《中国书法》全国大学生书法展获奖(中书协主办,草书); 获全国首届“**杯”全国公益书画展优秀奖。 2015年11月论文获西泠印社当代篆刻学术研讨会二等奖。
石家文出生于1970年.现居北京。号敬之,集雅斋主人。自小喜好书法,多次参加省市书法比赛获奖,曾经获书法名家刘明侃先生指导潜心钻研书法,书宗二王,定格赵孟𫖯
《千字文》乃古代名文,至今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多年。自南北朝以来,历代书法名家,用多种书体书写此文,教人、育人、智永、怀素、欧阳询、赵孟𫖯、董其昌等,皆有墨迹传世,熠熠闪光,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艺术瑰宝的感然力和影响力。当代书法家启功、沈鹏先生所写行草《千字文》,继古传承,独具特色,为爱好书法艺术的学者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标本
张大千曾论画马云:“画马当以唐人为最,盖于物理、物情、物态三者有得,是以为妙。由于张大千在甘肃、青海等地多有骑马的体会,又研究过中国古代的《相马经》,并对唐宋画马实在地下过苦功,故而对画马满怀自信。在出塞、狩猎中,马成为一种显示民族豪情和气势的文化符号
刘墉,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清代书画家、政治家。山东省诸城逄戈庄人,祖籍江苏徐州丰县。乾隆十六年中二甲第二名进士,大学士刘统勋之子
“止于至善”,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指通过不懈的努力,以臻尽善尽美而后才停止,也就是说不达到十分完美的境界决不停止自己的努力。宋代大儒朱熹对“止于至善”作了阐述:“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
程斌,男,1960年出生。自幼喜欢现为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现为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