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
老年黄斑病失明概率大吗?如何进行糖尿上眼治疗? 不少患者担心出现黄斑病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老年黄斑病失明概率不低,担心如果自己没有及时治疗,然后出现黄斑病变,自己会不会因此失明。那么具体老年黄斑病失明的概率是高还是不高呢?如果要进行糖尿上眼治疗,该如何进行治疗呢? 关于老年黄斑病失明的概率并不是很大问题,因为在黄斑病变初期的时候,患者就会发现自己出现视力降低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患者不是故意不接受治疗的话,对于患者后期的恢复都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眼球震颤简称眼震,是一种不自主的、有节律性的、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常由视觉系统、眼外肌、内耳迷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引起。那么眼球震颤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眼球震颤的方向有水平性、垂直性、旋转性、斜动性和混合性,其中以水平性为多见
如果把人的眼球比喻成一个精密的照相机,像素是否高清,跟眼睛的底片密切相关。视网膜就好比眼睛的底片。如果底片受到影响,眼睛视力就会明显受损,如果视网膜脱落进展到视网膜的中央区域——黄斑区,就会出现难以挽回的视力损伤,甚至失明
手机强光直射眼睛30分钟以上,造成眼睛黄斑部病变! 习惯睡觉前,手机滑一下,就会滑出大问题,最近有越来越多30到40岁患者上门求诊,因为在就寝关灯后,还使用智能手机。医院眼科主任李丽教授介绍:手机强光直射眼睛30分钟以上,造成眼睛黄斑部病变,导致视力急速恶化,特别不可逆的黄斑部病变。 一旦得了黄斑病,就等于眼睛癌症,只有等著失明,因为现代医学无法治疗,更谈不上治愈
由于先天或者后天因素的影响,使少儿在视觉发育期视功能的发育发生混乱而产生视觉障碍。这种障碍不是由眼病引起的,不是一种眼器质性疾病,而是眼功能性疾病,但无法用戴眼镜矫正。 很多人以为,眼睛视力不好就是近视,要不就是弱视
本文摘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杨金奎教授认为,糖尿病视网膜恶性肿瘤是成人最少见的致盲原因。增强降糖化疗可以避免或延后糖尿病视网膜恶性肿瘤的再次发生。在2013年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新陈代谢科医师分会年会(2013.7.4-7.6,吉林长春)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杨金奎教授认为,糖尿病视网膜恶性肿瘤是成人最少见的致盲原因
对于糖尿病眼病患者来说,主要的眼部并发症包括:麦粒肿,结膜的毛细血管扩张、微血管瘤、角膜知觉减退、上皮剥脱,虹睫炎,新生血管青光眼,白内障,糖尿病性眼肌麻痹,屈光改变,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玻璃体出血,以及危害最大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DR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黄斑水肿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常见的并发症。 30岁以前诊断为1型糖尿病的患者,10年后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概率为50%,而30年后为90%;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在10年以上者,发生眼底病变的概率占50%以上,特别是血糖失控的情况下
3月气温回升,这些传言也“蠢蠢欲动” 阳春三月,花红柳绿,春意浓浓。牵动人心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然而,随着气温的回升,一些谣言也蠢蠢欲动,大有卷土重来之势。红外测温仪对身体有害、献血使新冠肺炎康复者更虚弱、健康码会泄露个人信息、人体有**睡眠时间表……这些与疫情、健康相关的谣言,披着科学的外衣,混淆视听、真假难辨,给公众带来极大困扰
由于先天或者后天因素的影响,使少儿在视觉发育期视功能的发育发生混乱而产生视觉障碍。这种障碍不是由眼病引起的,不是一种眼器质性疾病,而是眼功能性疾病,但无法用戴眼镜矫正。 很多人以为,眼睛视力不好就是近视,要不就是弱视
在门诊,经常会遇到一些老年人十分惊慌的告诉医生:“医生,我眼睛里有黄斑,请你检查一下。”其实,每个人的眼睛都有“黄斑”这个结构。如果说人眼是一部照相机,视网膜就是照相机的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