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名
浮云,予人的感觉是:“轻松”与“无争”,有云:“某某于我如浮云”,意谓眼前的事物对某人来说是不太重要的,可以轻轻放下,不必执著。 在茶艺层次上,茶友时常提及到“忘我之境界”,与“浮云”背后之意境神韵,有着一脉相通的意义。毕竟,精神上的无争都要有好茶支持,更需要用心制作好茶的人
《观照》是青年医生、诗人高睿(笔名嘉木)创作的中国当代诗歌集,收录了诗人二零一八年冬至二零二年夏创作的150余首诗歌作品。诗集立足“瞬时的情感”、“人生的哲思”、“生命的内涵”三大主题,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中所遇、所见、所闻的深刻感受,兼具爱情、亲情友情,喜悦、忧愁、释然等复杂的情感经验;同时诗集反映了诗人成长过程中内心无数次的沉思,这种沉思或源于外物的启发、或源于自我的反省,关乎人生的哲学、也关乎生命的内涵。本诗集以“观照”二字为题,意义深刻,体现了诗人对大千世界的观察、体验、判断和审视,也体现了诗人在实现创新的过程中兼顾传统不忘诗歌本心的品质,是一本兼具思想内涵和文学价值的作品
张明智,笔名尚山,1944年11月生,男,汉族,山东安丘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爱好书法,小楷为主,兼学行草隶篆
曹汶,山东安邱人,一九二六年生。曾求学于前中央大学艺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委员,南京市文联副主席,南京市美协主席
《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回忆青少年时代的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朝花夕拾》不仅记叙了作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还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111年第4期(总号第20期) 109年第1期(总号第9期) 110年台湾图书出版现况及趋势报告(pdf) 107年台湾图书出版现况及其趋势分析(pdf) 一、本刊宗旨:为对出版与阅读主题有兴趣的各界人士所开创的知识分享园地。 三、 征稿范围:每期除“专题企画”文章须依截稿期限收稿之外,其余专栏,欢迎各界投稿。单本图书书评恕不采用
蜡像是一门被称为“立体摄影”的超级写实主义雕塑艺术,它具有酷似真人,以假乱真、似真似幻的艺术效果,表情更有神韵,不易掉色、不怕摔、不怕捏、不变形、不开裂,耐受高低温、易保存和维护,可以使观众零距离接触到逼真的人物原型。 ***(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
如果读者单凭书名便知道这个故事的所在地,一定猜错,因为它不是现代人所认知的事迹。撇除故事背景、身世之谜,故事旨在鼓励人们勇于面对眼前困境、勇于尝试和争取。输在起跑线,可以靠后天的努力重拾光明
吴晓伟(笔名:吴润禾),特聘专家,导演,跨媒体策划人、《喵们》创始人,上海国际文化交流协会会员、上海浦东管理咨询协会理事。计算机、戏剧双学位。擅长在文化+影视+心理+销售跨界思维中进行创意策划、模型架构
边保华 中国书协会员、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 书法作品 69×138 边保华 字守和,笔名一方,号养心堂主。1958年4月生,祖籍甘肃灵台。军人出身,研究生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