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
所谓免疫,就是免除或者消除对身体有害的细菌和病毒等外物,而免疫力就是对付这些细菌和病毒的能力了。 为了战胜这些作乱的细菌和病毒,人体经过长期进化形成了一套自我保护系统,专门负责侦查、识别、抓捕、审讯、清理机体内战场等工作,这套系统不但要杀死那些已经进入人体的,有害的细菌和病毒,还肩负着防止它们继续侵入人体,这套系统就是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 有一点小遗憾,我们的免疫系统并不是无懈可击的,在实施侦查、识别、抓捕、审讯、清理战场的过程中,难免会出错
EB病毒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 商品名:EB病毒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又名人疱疹病毒4型。EB病毒的感染非常普遍,主要通过唾液感染,我国95%以上人群在3~5岁就已感染了EB病毒。在一般情况下,EB病毒引起的感染是无症状的,尤其是儿童时期
德专家称人类移植猪心脏研究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德国慕尼黑大学医院的研究团队近日表示,人类移植猪心脏研究正处于“最后冲刺阶段”,估计两年可投入应用。 据了解,研究团队试验了多个品种的猪,最终选择了来自新西兰的猪并对其进行基因改造,使其体重保持在70到90公斤,这样它的心脏对人体来说不会太大。 领导这一团队的著名心脏外科专家布鲁诺·赖夏特对德国媒体介绍,经过基因改造的猪的心脏要先在狒狒身上进行试验,达到相关标准后才可进行人体移植研究
长期应用软膏的安全性尚不清楚。极个别人在应用软膏后发生了癌症(如皮肤癌或淋巴瘤),但是,没有证据表明与软膏有关。正因如此,病人不要长期连续应用软膏
“脑”对于动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出现损伤且不及时进行修复,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那么,你有没有想象过,用“迷你人脑”来修复老鼠的脑损伤?别看人和鼠是两个不同的物种,但在修复脑损伤这件事上,科学家已经将它干成了。 据媒体报道,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人员首次将实验室培育的人类神经元(即所谓的“迷你大脑”)植入视觉皮层受损的大鼠大脑内
2019年5月23日至26日,中华医学会第13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在浪漫之都——珠海召开。***院士、黄洁夫教授、李五四教授等200余位国内外重症医学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齐聚本次大会,共同探讨、促进重症医学学科的“融合与创新”。 大会上,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管向东教授作了题为“中国重症医学40年”的主题报告,回顾了中国重症医学的发展历程
1月31日,国家医保局公布2022年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有关情况。 2022年,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统一住院、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政策,进一步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范围,实现每个县至少有一家定点医疗机构能够直接结算包括门诊费用在内的医疗费用,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等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实现统筹地区全覆盖
本文摘要:在西安唐都医院,记者看到了刚从鬼门关脱逃的这名产妇,刚瓦解了生命危险的她十分疲惫。 在西安唐都医院,记者看到了刚从鬼门关脱逃的这名产妇,刚瓦解了生命危险的她十分疲惫。这名产妇名为函英,今年33岁,是第三次分娩,之前做到过两次剖宫产手术,这次分娩27周,腹腔黏附相当严重,来医院时孩子早已没了期望,必须再度剖宫
摘要: 我们都知道,在预防乙肝的时候,都需要注射乙肝疫苗,但是提起乙肝免疫球蛋白,好像也听到过,这两种东西到底是什么呢?什么时候注射乙肝疫苗,什么时候注射免疫球蛋白呢? 我们都知道,在预防乙肝的时候,都需要注射乙肝疫苗,但是提起乙肝免疫球蛋白,好像也听到过,这两种东西到底是什么呢?什么时候注射乙肝疫苗,什么时候注射免疫球蛋白呢? 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以及HBsAg和e抗原双阳性的母亲和其所生婴儿。 3、与乙型肝炎患者或HBsAg携带者密切接触者。 1、全部新生儿及幼儿园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孩子
困境家庭保障对象 年满60周岁失能、半失能的特困供养对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低保边缘重病困难对象。 优待服务保障对象 年满60周岁失能、半失能的重点优抚对象、见义勇为伤残人士、归国华侨、市级及以上劳动模范、离休干部、在职离退休残疾军人(含智力、肢体、盲视力残疾)、“三属”(未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 年满60周岁失能、半失能的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只生育一个孩子或者合法收养一个孩子,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现无存活子女或者独生子女被鉴定为三级及以上残疾的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