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盐
翅片加热管它是由翅片缠绕在加热管的外表层起散热作用。用途:用于烘箱、烘道加热,一般加热介质为空气。特点:散热效果好,热效率高
2022年11月23日上午,江西金利达钾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宁夏润夏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在我司举行年产10万吨光热发电储能熔盐项目签约仪式,这是我司在西部光热发电储能熔盐项目战略合作的又一重要标志。 太阳能光热发电是将太阳光热能转换并传递给热能发电系统进行发电的技术,该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硝酸钾熔盐高沸点、高比热容的优异性能储存阳光充沛时过剩的热能,再在无阳光的阴天和夜晚释放出来实现连续发电,比光伏发电更环保, 比风力发电更稳定,可直接上网供电,是目前最具发展前途的绿色环保能源。 采用各种成熟的能量转换设备和技术,将各种废弃的、低品位的能源统一转化为热 能,通过储热的方式实现综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
Inconel718弹簧丝是一种高度耐腐蚀的时效硬化合金。718合金具有高强度、耐腐蚀性和易于焊接制造的特点,成为工业中流行的高温合金。对有机酸、碱和盐以及海水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1月11日,中国船舶集团风电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船风电)与吉林白城市通榆县就中船风电在该县建设“风机装备制造基地”“储能装备制造基地”以及“风光热储一体化综合能源示范基地”等项目举行洽谈签约仪式。签约仪式上,通榆县副县长白风与中船风电黑吉公司总经理任守强签订了新能源项目投资合作框架协议。 据悉,此次签约拟投资344亿元,将建设风电装备、储能装备产业基地和开发建设风电、光伏、光热项目,建设期限为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
大学英语教学部研讨“践行课程思政理念,讲好中国故事” 发布者:胡田霞发布时间:2022-06-29浏览次数:201 为践行课程思政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6月25日下午,大学英语教学部举办“践行课程思政理念,讲好中国故事”线上研讨。大学英语教学部教师及名师工作室成员23人参加研讨。珠江学院第二期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天津市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张航教授主持
长春理工大学太阳集团7237网站紧跟时代热点,结合战略性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成功地申报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于2017年获吉林省教育厅批准建立。实验室围绕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热电材料、电催化、电化学储氢等方向展开研究,为研究与开发新一代高性能绿色能源材料与器件提供平台支撑。 实验室重点开展了石墨烯基电池的研究、轭多羰基聚合物应用于钠离子电池、解熔盐渗锂技术制备的Ti55V10Ni35准晶材料等研究工作
吸热器表面温度实时监控,与镜场多目标点策略相结合,实现吸热器表面能流密度的均匀化,监控并保证吸热器的安全。 材料:高镍合金材料,耐高温、腐蚀、满足温度应力、热疲劳,采用无缝管无间距紧密排列,降低温度应力、热疲劳的影响。 哈密塔式熔盐5万千瓦光热发电项目 聚光集热系统 项目执行中 中电工程哈密塔式熔盐5万千瓦光热发电项目是中国首批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投资,西北院EPC总包,工程总投资约15.8亿元,建设周期21个月,计划于2018年12月投产发电,预计每年可提供1.9835亿度清洁电力
本文详细论述了摩洛哥努奥二期槽式光热电站主要工艺系统及设计特点。电站配置采用槽式导热油换热、熔盐储热发电技术建设1×200MW汽轮发电机组配置7.3h双罐熔盐储热。镜场采用6.9m大开口槽式集热器集热面积1779900m2共425个U型集热器回路;蒸汽发生器系统采用2×50%双列布置;熔盐储热系统采用双组四罐布置每组储热容量为1562.5MWth;年运行小时数3924年净发电量703807MWh
高温氧化铝在生产加工中要注意着色,着色过程中需要用一些具体的方法来进行,要达到良好的着色效果,就需要对色彩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操作,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着色方法的。 1、化学法是在特定溶液中通过化学氧化形成薄膜的颜色,但高温氧化铝的颜色只有通过参照控制才能保持一致。 2、高温氧化法是将高温氧化铝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然后将其浸入特定的熔盐中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能放射化学实验室成立于2010年,本实验室围绕国家核能重大需求,瞄准国际核科学技术前沿,针对核燃料循环过程中亟待突破的关键放射化学问题开展前沿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旨在核能放射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领域取得具有国际突出影响力的创新成果,为提升我国核燃料循环和放射化学学科的国际竞争力作出重要贡献,并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放射化学学科人才和优秀研究团队。截止目前,实验室已形成以功能纳米材料与锕系元素分离、高温熔盐化学、锕系功能配合物合成与表征以及锕系计算化学为核心的研究方向?!昂四芟嚓P放射化学研究”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一三五”规划中五个重点培育方向之一。 核能放射化学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30余人,汇集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1人,研究员2人,中科院青促会会员2人、青年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7人,助理研究员2人,研究助理2人,博士后3人,研究生18人,形成了一支富有蓬勃朝气的放射化学多学科交叉研究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