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研
为了更好的落实本年度国家标准的制修订计划,依据《国家标准制修订管理办法》、全国文具运动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流程和相关制度要求,现面向全行业征集《固定式健身器材 第1部分:通用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等6项国家标准的意向起草单位和起草人。标委会将细致深入做好标准起草的预研工作,为达到制定高质量、高水平的国家标准目的做好充分的基础工作。 1、意向起草单位申报资质及要求:中国境内注册,从事健身器材相关生产、销售、技术研究、检验检测等相关单位,能积极配合标准制修订工作,并愿意为标准制修订工作提供经费和人力支持的单位
3月28日,来自江南体育半导体MCU事业部、技术管理部和上海安路的8名技术青年到杭州,与海康威视的10余名技术青年,开展了以“物联网与人工智能”为主题的技术青年跨界成长沙龙。MCU事业部梁少峰、上海安路应用工程部陈利光分别作了题为“物联网时代的MCU”、“FPGA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的主题分享,海康威视研究院预研部陈伟杰作了题为“Recent Advances in Channel Pruning”的技术分享,现场气氛热烈,智慧的火花不断产生碰撞。在自由研讨环节,对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中可能遇到的信息安全问题以及如何应对进行了热烈讨论,围绕可信计算、身份认证、信息加解密、数字证书等涉及密码算法与安全协议的信息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个人简介: 1986年6月在吉林大学获无机化学专业学士学位,1993年6月在四川大学获无机化学专业硕士学位。从1986年7月起至今一直在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工作。现主要从事电子化学、应用电化学、功能材料等领域的研究,为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
2016年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招聘公告已公布,陕西公务员考试网现将2016年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招聘公告公布如下。 工业和信息化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简称: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作为国内权威的第三方软、硬件产品及信息系统工程质量安全与可靠性检测机构,是直属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一类科研事业单位。成立二十余年来,中国评测秉承“专业就是实力”的宗旨,共承担了10万余款软硬件产品和1万余项信息系统工程的测试任务,业务网络覆盖全国500多个大中型城市,所出具的测试报告在61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互认
2019年10月22日下午在明德楼C0505,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丁晖教授为19级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和19级自动化专业开展了一次内容丰富的专业认知教育报告。丁晖教授是教育部高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环境与安全检测仪器分会理事,入选2010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武器装备预研基金项目3项等,在国际杂志上发表SCI索引论文20余篇,在OFS、APOS、ICST、CMD等国际会议上发表EI/ISTP索引论文多篇,已指导毕业硕士生、博士生20余名
完成开发部的研发、检验工作。 1、组织制定和实施重大技术决策和技术方案,制定技术发展战略; 2、进行项目计划、工作统筹,带领技术团队完成新产品开发; 3、进行技术难题的攻关和预研,实现公司提出的技术需求; 4、指导和解决生产及售后服务中的技术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5、制定和完善公司技术管理制度和流程,编制各种技术资料,完善技术资料的管理; 6、对技术团队进行有效的管理、监督和考核。 1、教育背景:分析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临床检验学或医学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2、专业证书:中级及以上职称; 3、能力要求:较强的学习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思路清晰,极强的责任心;工作踏实,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在压力下工作; 4、经验要求:5年以上体外诊断生化试剂研发注册经验,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熟悉行业标准;具有尿试剂或者尿试纸条方面的研发注册经验; 5、知识技能要求:极为熟悉生化试剂研发技术,能独立撰写体外诊断试剂注册资料,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对生化产品出现的问题能有清晰的思路去解决
得邦照明研发中心设有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为满足业务发展需要,公司打造并不断优化研发平台,发挥研发对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驱动作用,努力构建从“产品开发”到“开发+预研”的研发纵深体系。 目前公司有500余名技术研发人员和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的研发中心
【环球航空报道】1970年4月24日,中国的首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将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送入太空。在将近50年之后,中国将每年的这一日子确定为中国航天日。围绕首个航天日,中国官方发布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航天大项目
7月10日上午,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高杨研究员应邀来我院作题为《体声波(BAW)谐振器与传感器》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研究领域的老师、研究生及相关专业本科生聆听了讲座。 高杨研究员首先分享了体声波(BAW)谐振器与传感器的研究背景和发展前景,然后介绍薄膜体声波(BAW)谐振器的原理、设计仿真方法以及微加工工艺与性能测试表征,并以FBAR微加速度计为例介绍了BAW传感器的器件结构、敏感机理、仿真建模方法、读出电路架构与设计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