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持
◎倪滢滢(第15届Formosa女儿奖勇气冒险得主) 第一次听到《女儿奖》这样的奖项,感到相当特别,专属女孩的表扬让女孩多了个舞台,不因性别而局限住自我,让女孩多一份自信与光彩,因此抱持尝试的心态参与了女儿奖,没想到幸运的来到最后一个阶段,成为第十五届勇气冒险奖的得主。 事实上在参与女儿奖征选以前,就有想报名大学特殊选才机制的想法,但一直没有足够的自信,总觉得若是要申请较好的大学,应届申请学生高手云集,因此裹足不前、犹豫了许久,获得勇气冒险奖这样的肯定,给与我很大的鼓励,我告诉自己,不去尝试怎么会知道后果呢?因此决心挑战一回,至少别懊悔于心,于是在繁忙的高三上学期我的待办事项又添了一笔,利用空闲时间整理迄今的经历,女儿勇气冒险奖也替我的履历加了不少分。 感到惊喜的是,我顺利通过第一阶段的书面审查,进入第二阶段的面试评审,面对在座六位教授及委员,我想起女孩该有的自信及从容,顺利地完成当天的面试
温柔支持直树的花,是直树心里唯一能依靠的绿洲。(翻摄自mantan-web.jp) 上周日九点TBS电视台新戏《半泽直树》首播,第一集以两小时特别延长版播放,创下19.4%的超高成绩,瞬间最高收视率更飙至21.9%,片中主角被誉为新社会英雄。 该剧改编自日本文坛大奖“直木奖”得主池井户润的人气小说《我们是泡沫入行组》(オレたちバブル入行组)、《我们是花样泡沫组》(オレたち花のバブル组)叙述抱持“虽然我相信人们的善意,但被陷害我会加倍偿还
农历七月不只鬼门开有许多禁忌,连鬼门关也有要注意的民俗禁忌。周三(16日)七月结束,鬼门也将关上,命理师提醒,送别好兄弟时应准备饼干或方便携带的整包物品,且绝对不可说出“留”字,也不要提到“明年再见”等语,避免好兄弟徘徊。 命理师周映君在“命运好好玩”上提醒,鬼门关时有许多禁忌要多注意
巴林美利达车手Matej Mohorič在环波兰第7站也是收官站中,以单飞之姿收下单站冠军。距离上1次,几乎相隔1年时间,Mohorič也把冠军献给意外离世的Bjorg Lambrecht。 距离前1座赛段冠军,几乎相隔了1整年时间,Mohorič却始终对自己抱持信心
影话戏为大家带来三部新作《我的志愿》、《在家人》和《龟壳,死鱼,破地狱》,三位来自“编剧工作室”的成员以敏锐的触角娓娓道来时代中的荒谬与哀愁。三部作品风格各异,苦乐参半,诚邀观众们于家中一起欣赏,细看时代下的人生种种。 学生追梦,而这个梦并不为一般世人所接受⋯⋯ 一张选科表格,一篇《我的志愿》,掀起了一场校园风波
此科目为毅进文凭[现代心理学]的其中一科,其余两科为:辅导技巧入门 及 正向心理学初探。透过增加对人的认识如心理结构知识,抱持正面的态度,配合实用的辅导技巧,帮助情绪受困援的服务对象走出困境,以生命影响生命。要成功考取毅进文凭,必须修读5个核心科目及[现代心理学]下的3个指定科目,最快可于15个月、或须于5年内完成
以一首台语摇滚歌曲〈向前走〉横空出世,林强从歌手、演员再到电影配乐,一路从主流至配乐作曲的这条路上,抱持勇于突破的态度,探索对电子音乐的热忱,将创作触角以不同途径拓展,而持续前行的能量为何,林强反将创作视为使命,跟着心走,便自在愉快。 正如他于访谈提及创作是顺心而行,他对配乐作曲没有一套公版,没有标配器材,跳脱既定认知的创作历程,透过不断地自由实验,开创独具文化色彩的声响魅力,如今年发行的 EP《别样》,即是采用器材先决的编制思维,将声音质地与音像带往另一层深度;翻转至另一身份,与侯孝贤、赵德胤众多导演合作电影音乐,林强则将感官完全打开,进入导演欲述说的剧情镜头,用旋律捕捉氛围的细微流动。 走了如此久,林强准备如何迈出下一步?借着本次“声波萨满—立方论坛音乐祭”的演出,我们邀请到林强分享音乐的创作观点,以及如何为电影配乐带来情境建构,而身为演出者之一的他,又怎么定调现场展演的主题,用音律尽情牵引想像,探进他酝酿的音符世界
有些人觉得自己的时间完全被工作绑住,无法抽空好好“修行”,认为修行是悠闲的人才能做的事;有些人则认为,一旦全心投入修行,便无法专注于“世俗”的工作!其实这两种态度都是失衡的,因为修行炼心最好的方式,就是与他人共事,而工作上所必须具备的奉献精神与专注于当下的心,更是修行的精髓。 本书正是从佛法修行的角度来探讨工作的一本书。阅读时,不妨让我们暂且抛开一般人对“好工作”所抱持的刻板印象,诸如考虑薪水高低、福利奖金、公司规模等,让圣严法师带着我们从另一个更高、更广的视角出发,以追求自利利他、共同成长为大前提,与我们分享他对工作的种种智慧洞察
和乃藏主要经手萨摩烧及“幕末明治工艺品”。 在明治6年举办的维也那万国博览会中,明治新政府首次正式参加 ,幕末、明治工艺品也得以在世人面前展现。 在万国博览会中展出许多日本工艺品,这些工艺品受到广大瞩目并获得高度好评
他不仅了解各种身心灵世界的观念,更在德国罗斯托克大学取得了哲学博士的学位。在他取得博士学位前,早已出版许多关于文学和哲学的文章 – 其著作包括自由的哲学和歌德的世界观。 20世纪初期,他以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和神智学为基础,组建了一场有关人智学的心灵运动,并鼓励个人将身心灵视为与外界相通的整体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