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主义
党中央强调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性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转型升级、结构优化的关键阶段。资本市场来配置金融资源可以对未知的风险进行定价,并为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特别是科技创新,提供一个激励相融的制度设计,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同时,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公众监督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体系在工业化中后期有利于促进资本要素向创新的经济集聚,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10月17日,万众期待的2018《全球竞争力报告》终于展露“真容”,美国在特朗普上任2年后从瑞士手里夺回冠军宝座,报告显示美国在企业文化、劳工市场和金融体系方面都优于其他国家。排名第二的是新加坡,德国则从第五名直接“上位”前三。这也算是给近期正在经历政局动荡和社会分裂危机的德国一点点精神安慰
在 2018 年初冬的北京,主播游天龙对提出“修昔底德陷阱”理论的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创院院长、前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进行深度专访。 Episode 81: 美史家:她是被特朗普内阁追捧的“市场女神” 安·兰德究竟凭怎样的魔力在美国政坛卷土重来?她的哪些方面吸引了特朗普内阁?作为外部的观察者,我们读她的正确姿势又应该是怎样的? 本次播客又是由区块链媒体平台Matters组织策划的在线圆桌,还是游天龙、朱鸣岐以及卞中佩三人对谈。选·美播客有幸得到Matters授权,将在线圆桌做简单后期处理,在此奉上以飨各位听众
综合媒体报道,9月7日,中国央行发布数据显示,中国8月外汇储备为31071.76亿美元,较7月末上升约35亿美元,升幅0.1%。8月末中国黄金储备为6245万盎司,环比增长19万盎司,为央行连续第9个月增加黄金储备。 避险需求推动金价攀升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次会晤于25日至27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今年恰逢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的开局之年,本次会晤将以“金砖国家在非洲: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共谋包容增长和共同繁荣”为主题,与会领导人将深化金砖战略伙伴关系,加强金砖团结合作,助力金砖五国联动发展。 从人类的发展趋势看,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已摆在我们面前——从政府到企业再到个人,整个世界都在或主动或被动、或有意或无意地参与到第四次工业革命当中
美中贸易大战方兴未艾,民粹主义逐步侵蚀著美国过去以自由民主价值建构的国际体系,中国大陆则由过去经贸制度的参与者,企图以新兴大国的姿态重新架构国际经贸体系。 国际政治及经贸秩序有可能重新洗牌吗?领导西方的美国是否因为民粹主义崛起,迷失了既有的道路?中国大陆的崛起是否代表东方有能力取代西方而重新建构世界秩序?夹于美中新型大国关系之间的台湾,又要如何为自己找到好的战略位置呢? 讲座题目:西方迷失?东方崛起? 地点:集思台大会议中心苏格拉底厅(台北市大安区罗斯福四段85号) 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是新加坡著名学者和外交实务专家,曾任新加坡驻联合国大使、联合国安理会主席、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学院院长,现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公共政策实务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春秋学者,其将以多年外交实务经验与学养,反思与展望全球政治变化。
离心风机是更常见的工业设备在许多领域可以看到他的影子。因为这种设备在全年工作所以穿是普遍的。为了尽可能减少设备的磨损也可以有针对性的掌握技术的一些反穿这样能够让设备使用时间也可以让设备有效性不受影响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骜】7月16日,在第五届世界和平论坛上,与会嘉宾就当前主要的全球性和地区性安全问题进行讨论。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索拉纳在大会讨论中就中欧关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谈到全球化问题,索拉纳说道,全球化中有输赢家,对失败的一方来讲,全球化让他们处境恶化,很多人指责全球化趋势,民粹主义的崛起就是一个代表,某种程度上来讲,他们是对的,但他们也要看到本国政府的角色,国家的政策实施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不要把问题都推给全球化
央广网西安9月12日消息(记者温超)以“国内国际双循环和西部新机遇”为主题的首届中国金融四十人曲江论坛今天(12日)在西安曲江新区举办。数十位国内经济金融领域专家围绕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最新政策动态、前沿行业发展及重大学术课题等进行研讨。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CF40常务理事会主席陈元在致辞中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有层次的、多元化的,这是内循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金融开放为重要着力点,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7)》指出,2016年,世界经济保持复苏态势,同时国际经济政治社会领域“黑天鹅”事件频现,民粹主义、逆全球化、贸易及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上升。中国经济总体呈现出企稳回升态势,尤其是第三季度以后经济回升势头有所加快,但经济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部分地区房价涨幅较大。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各地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推进改革,妥善应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