墒情
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影响植物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土壤温湿度。土壤的温湿度一般包括土壤水分、土壤水分温度、土壤墒情、土壤水势等等,测量土壤温湿度目前一般都要用到土壤温湿度记录仪,土壤温湿度记录仪可以实现对土壤温湿度的测定、记录。 土壤温湿度的空间异质性对植被生产力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一定影响
土壤墒情检测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智能系统。它将物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以太阳能为动力,有效地完成自动监测任务。 土壤墒情检测系统反映了土壤监测的变化为减灾抗旱提供重要信息: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资源短缺
作物对水的反应是不同的,在中生作物中,有的对土壤含水量要求略高,有的略低。豆类、土豆等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70%~80%,粮食作物为60%~70%,当土壤含水量低于最适宜值时,光合作用降低。所以使用四层土壤墒情监测站设备对土壤墒情进行监测,从而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展
9月5日,兰州市气象局发布兰州市气象信息专报,8月13日以来,我市进入多雨时段,全市平均降水量较近30年同期偏多2.4倍。降水偏多,使土壤墒情明显好转,土壤蓄水量明显增加,全市旱情解除。降水后生态植被恢复生长十分明显,东南部、北部低山丘陵区植被长势明显好转
2020年8月30日,首批“树葆”出口澳大利亚,这是运城市贸促会牵线搭桥的结果,上个月,运城市贸易促进会会长左治平一行到运城清海科技有限公司调研,了解到该公司发明的“树葆”获得澳大利亚专利权,并且对生态环境建设有重大意义,表示将大力支持这项技术走向国际,当即就开拓国际市场进行了具体磋商,并将“树葆”介绍给了澳洲晋商总会秘书长、山西省侨联青年委员会海外委员兰谦。兰秘书长经过多次与发明人赵树海深入沟通后,认为树葆是一个造福人类和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发明,将这一发明创造推广到澳大利亚广大干旱地区的应用意义重大。8月30日,在运城市贸易促进会会长左治平,运城市侨联主席李红光的帮助指导下,首批“树葆”顺利发往澳大利亚,为人类生态环境改善贡献力量
BG电子24小时防火监控、“小病小痛”一目了然……10月7日,市园林苗木培育中心经过两年建设,建成我市首个“智慧苗圃”,将为我市园林苗木培育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苗圃管理向现代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迈进。 在市园林苗木培育中心占地700余亩的苗圃基地,现有1.6万余株苗木。今后每株苗木的温度、湿度、病虫害等情况及销售状况等,管理人员都将尽收眼底,通过系统的科学演算,有针对性地做好每株苗木的培育工作
1、土壤养分分析仪可检测土壤及化肥、有机肥(含叶面肥、水溶肥、喷施肥等)、植株中的速效氮、速效磷、有效钾、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酸碱度,钙、镁、硫、铁、锰、硼、锌、铜、氯、硅等各种中微量元素以及铅、铬、镉、汞、砷等各种重金属含量。 2、土壤养分分析仪内置传感器接口,配备FDR传感器,可测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环境温度、土壤电导率、土壤PH(酸碱度)、空气温湿度、大气压、光照、二氧化碳、露点等土壤气象指标,土壤墒情检测不需要外置设备,直接把传感器接入到仪器接口,插入土里即可检测,气象指标检测只需要将传感器接入主机,仪器屏幕界面直接显示数值,方便快捷精准。 8、采用精密12通道圆型盘式旋转比色池设计(非固态化模块),一次性最多可同时检测12个样品,通过光纤探测器逐一扫描减少通道误差,确保每通道重复性为“0",提高测量精度,降低检测成本
无人值守土壤墒情监测站是一款基于介电常数原理而研发的传感器,可以针对不同土层的水分、温度含量进行快速、准确、全面监测。该传感器监测层数支持定制,zui低可测三层土壤温湿度,高可测十层土壤温湿度。 无人值守土壤墒情监测站可快速、全面了解土壤墒情信息,为抗旱救灾提供决策支持,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邯郸研盛仪器公司提供的农业物联网系统主要包括农业物联网环境监测硬件设备,墒情监测硬件设备,农田小气候监测硬件设备,农业物联网远程监控平台。通过现代化的农业物联网智能硬件及手机控制端使得现代农民足不出户轻松管理千亩农场,包括农作物生长情况,环境数据,人员工作情况,气象灾害,种植区域安防等尽在掌控之中。 通过前端使用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仪(下图)可实现全自动采集农作物环境数据和生长照片,可用于对分散的种植区进行远程监测统筹管理,利用观测数据可以指导农业生产和农资投放,以便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降低成本以便防范风险
农业气象检测仪常见的有哪些? 农业生产离不开气象,气象是影响农业主要的因素之一。随着近几年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天气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农业物联网,土壤墒情监测,农业四情监测,农业监测站 农业生产离不开气象,气象是影响农业主要的因素之一。随着近几年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天气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各种气象灾害的频发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