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厩
马偕博士早期住在马厩改造的破旧房屋,直到1874 年年底,接获加拿大教会指示,要他兴建兩栋宣教士宿舍。1875 年,马偕博士就在今天的真理街,亲自设计监工,兴建了新的宿舍,那是一间三面有回廊的西班牙式白色建筑,建材由厦门购入,地板挑高四尺加上高斜屋顶,据称有调节冷热空气对流的功能,不仅适合台湾热带气候,也适合多雨的淡水天气。 这栋有着优美造型的建筑,伫立于淡水埔顶,远眺淡水河及观音山,拥有极佳视野,环境相当素净清幽,淡水的学生都叫它“小白宫”
马偕初至淡水时,在当时英国领事与英商协助下,找到现在位于淡水教会旁,马偕街24 号后方的斜坡上的房屋,以月银15 元向地主陈阿顺承租。这里原本是清代提督孙开华的马厩,不仅破旧简陋,遇雨更是泥泞不堪,不适合人们居住,但在马偕博士巧思与耐心整理之后,不但一直以此地为家,并以此住所做为传教、教育和医疗的基地,直到1876 年炮台埔新建宿舍落成才搬离开。 在马偕日记里,1872 年4 月13 日记载着:“搬进我自己租的屋子,并不是一件困难的工作,除了两只松木箱以外,没有别物
2017年3月19日 青奥“马上有爱”公益课堂在青奥马术体大校区如期举行,此次活动是由101中学上地校区初一三班的20名孩子及家长共计40余人到场参加,课堂内容主要是马术理论知识分享及互动,在校区进行了全面的参观,介绍,学习,马厩的参观为学生及家长介绍马匹的生理结构,肢体语言,现在的孩子与马接触的机会不多,每一位学生都非常兴奋,都积极的参与其中,非常喜欢这样的有意义的活动,纷纷与马匹合影留念。 本次课堂由青奥马术杨恒老师主讲,从马术发展史、马的生理结构、肢体语言、与马相关的历史典故等内容讲起,通过现场的积极互动,神秘而又富趣味的马术知识已然入驻到孩子心中。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杨恒老师为学生们阐述了骑士八大精神,宣扬了骑士礼仪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