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工程
主讲人:袁越,男,1966年3月出生,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院长、智能电网研究所所长。日本广岛大学博士毕业
“电机工程 高级文凭”最适合有相关丰富经验者,能充份反映出其卓越才能于: 专业资格:毕业生可就个人兴趣,考取 相关专业资格。 注:各国或省的学术、经验、发牌制度均可能不同或不定期更新,申请者需向相关国家及专业部门查询最新资讯。 根据澳洲当局的指定成效标准,以经验、知识、技能、各式培训、学历等作评核,不设考试
本系列由“Python 与资料科学入门”、“机器学习基础理论与实作”与“资料科学专题应用”三门课程组成。以实作为导向,培养学生由基础的实作能力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影片导入 Quiz in video,刺激学生在影片观看的同时加深观念的理解,并于每个章节导入解题系统的作业,让学生缴交实际的程式码,并且立即获得回馈,避免过去线上课程“只看不练”的缺点。同时搭配OER 开放资料课程,使得学习不局限在影片教学,可以搭配丰富完整的教科书来研读
(简称NU)成立于1898年,是全美最大的私立大学。以“co-opprogram(合作课程)”最为突出,除了文理科之外,其他大多数学士课程都要修读五年。因为学生要有一年时间是在工商机构实习和工作
本刊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联手重组的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与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的专业发电期刊,主要报道国内热能动力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和热力发电(火力、核能、地热及其它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开发利用,包括:化石燃料及其清洁燃烧、热力设备及热力系统、电站辅机、电站自动控制、电厂化学、电厂金属材料、电力环境保护,以及电厂状态评价、技术监督,机组启动调试、性能鉴定等,并适时地报道国外热能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杂志创刊已30多年,在学科和行业具有广泛影响,深得读者、作者和专家的认可。 本刊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紧密结合青海电力生产、建设和科研的实际,重点刊登具有青藏高原特点的电力科技成果、学术论文等,为促进青海电力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本校电机系副教授李庆烈与校友张建平共同合作专利开发研究的‘小型平面式凹槽天线架构’,在95年8月1日通过中华民国专利申请,并在同年11月7日通过美国专利。未来可应用于笔记型电脑、蓝牙耳机等便携式的3C用品。 ‘小型平面式凹槽天线架构’是设计一由微带线激发的平面凹槽天线,它具有重量轻、尺寸小、制作容易及易贴附、易整合等优点,因此应用层面相当广泛
主持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及军地合作研究项目等20余项;曾获得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全国力学教学优秀教师奖、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和西安市科学技术奖等;培养博硕士研究生四十余人。在《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振动工程学报》、《机械工程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及软件著作权登记等10多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教材2部;担任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Control》、《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C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和国内《振动工程学报》等20余个学术期刊的评审人,并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项目的评审专家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审专家等。
李德敏,1963年7月出生。通信系统工程学科教授。兼任中国数学会会员、上海市电机工程学会会员、上海市电路与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
董晓明,工学博士,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电力行业专家,IEEE Member;清华大学博士后,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运行与分析;承担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横向科研及软件研发项目;发表SCI&EI论文30余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论文10篇);目前为“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等国外期刊,以及“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等国内学术期刊审稿专家。 研究方... More+
1992年入学时,本专科录取新生2277名。入学时为22个院系,68个班。1997年共有2365人获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