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测群防
面对严峻和复杂的震情形势,2022年市地震监测中心始终牢固树立震情第一的观念,认真落实中央、省、市防震减灾联席会议精神。结合我市震情形势,研究制定了《菏泽市2022震情跟踪工作方案》,修订了《菏泽市地震监测中心震情应急快速反应工作程序图2022》;加强各种仪器的管理维护,派出业务人员68次到县区台站维修、调试、调零、标定、校测、发电等工作,确保各套仪器的正常运转,为上级业务部门提供连续、准确、及时、可靠的数据;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市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及时处理地震异常,2022年落实三起宏观异常,全年召开月会商、周会商、临时会商和加密会商会议共49次,编写各种形式会商报告49份;积极推进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省十三五等重点项目,完成了“一带一路”东明GNNS综合台的仪器安装工作。
近日,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冻融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各级主体责任,提出采取强有力措施,提升预警监测能力,做实做细地灾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通知》指出,全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全力防、配合救”的重要职责,督促相关县区结合1∶5万风险调查和1∶1万精细调查成果,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和专业能力,深入开展地灾隐患点和冻融期易滑地带的巡查排查。高度重视黄土地区、旅游园区、交通干线和受地灾威胁严重的村庄集镇、工矿企业、学校、医院以及2022年受周边省份地震影响区域的巡查排查和应对防范,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走过场
中新网1月3日电 据国土资源部网站消息,国土资源部近日印发《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规划》指出,未来一段时期内,地质灾害仍将呈高发频发态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规划》介绍“十三五”防治形势,指出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中国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东南、华南沿海极易遭受强台风袭击,降水在时间空间上分布极不均匀,高强度地震活动频繁,各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增大
本文摘要:记者10月9日从云南省国土资源系统抗震救灾指挥部了解到,依赖鲁甸地震后构成的快速反应机制,目前景谷县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已完成一半,总计航拍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据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杜筑华讲解,在总结鲁甸地震抗震救灾经验的基础上,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创建完备了统一协商指挥官、很快做到的快速反应机制。 记者10月9日从云南省国土资源系统抗震救灾指挥部了解到,依赖鲁甸地震后构成的快速反应机制,目前景谷县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已完成一半,总计航拍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云台农场,各街道、各部门,各相关单位: 《高新区防震减灾工作方案》已经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根据市防震减灾工作的统一部署,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目标,立足防大震、救大灾,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关口进一步前移,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在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项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抵御地震灾害的综合预防能力,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新华社石家庄7月2日电(记者郭雅茹)记者2日从河北省国土资源厅了解到,依据河北省地质环境条件、历年地质灾害发生情况,结合省气象部门的降水趋势预测,预计2016年河北省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的数量与2015年基本持平,局部地区由于极端降雨可能增加,危害程度有可能加重。 根据多年突发地质灾害统计分析,降水是诱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河北省每年6月至9月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全年约85%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在此时段
8月2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今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已在1日晚上生成,预计3日夜间在浙江中部到福建北部一带沿海登陆。受其影响,3日夜间至4日,福建东北部沿海、浙江中东部、江苏东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浙江东南部沿海局地有暴雨到大暴雨。根据《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及有关规定,国家防总决定8月2日12时启动防汛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云台农场,各街道、各部门,各相关单位: 《高新区防震减灾工作方案》已经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根据市防震减灾工作的统一部署,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目标,立足防大震、救大灾,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关口进一步前移,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在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项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抵御地震灾害的综合预防能力,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云台农场,各街道、各部门,各相关单位: 《高新区防震减灾工作方案》已经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根据市防震减灾工作的统一部署,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目标,立足防大震、救大灾,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关口进一步前移,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在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项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抵御地震灾害的综合预防能力,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为切实做好南沙区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早信息更新、早防灾培训、早巡查排查、早监测预警、早分析研判、早科普宣传的六“早”要求,进一步提升南沙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业务水平。3月14日上午,我院积极协助南沙区分局举办了南沙区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业务培训。南沙区分局、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单位、各镇街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管理人员以及群测群防员共38人参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