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园
华育中学图书馆位于办公楼五楼。馆内设有书库、学生阅览室等设施,目前共有藏书31000余册,涉及马列主义、***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小说等方面的图书,另外还有百余种报刊杂志。馆内有162个座位,宽敞明亮、环境幽雅,为同学们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环境
为迎接全国第45个植树节,3月10日,经济管理学院在长安校区宏观经济大楼前开展植树节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校长郭立宏、校党委副书记张清、副校长张远军、吴振磊,国内处负责人和经管学院师生代表80余人参加。 本次活动共植30株西府海棠,由经济管理学院1984级政治经济学校友宋立捐赠,其中3株栽植于太白校区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何炼成教授生前办公室的窗外,27株栽植在长安校区宏观经济大楼前
10月13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唐玉海教授到访中国竞彩足球计算器,并为全校学生作了一场题为“化学与人类文明”的讲座。 唐玉海教授先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的悠久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从1896年的上海南洋公学到后来转型为工科人才基地、迁往西安,西安交大可谓是桃李满园、英才辈出
号角吹响,全力冲刺 | 记科博会中的科发力量③ 11月14日 星期一,第十届科博会各项筹备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科发集团全体志愿者与会展旅游公司全员共同奋战,坚守在各个岗位。 第十届科博会展陈搭建工作已全面启动,为进一步增强安全责任意识,确保本届科博会展陈搭建工作安全有序开展,11月8日,市应急管理局牵头,召集市住建委、市质监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市电业局;展区、开幕式、广告氛围各搭建单位;科发集团工程部、会展旅游公司、搭建监理单位,召开第十届科博会搭建安全工作会 站在九洲体育馆外的观景台极目远眺一片片由鲜花组成的艺术景观带,将园区内星罗满布的绿植小品逐一串起,这幅繁花似锦的"生态画卷",正用满园的勃勃生机,静候十年之约 “硬核”行动! 点亮科博 | 记科博会中的科发力量② 伙伴们集合! 一起助力科博会 记科博会中的科发力量 ① 第十届科博会开幕在即在九洲体育馆、展馆现场等服务保障一线随处可见科发集团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在这样一场科技盛会筹备工作背后,这些志愿者发挥专业、专长,为迎接八方来客奋战在现场各个角落,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展示了“科发人”的靓丽风采
为全面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护考)通过率, 2018年3月14日中午,护理系护考强化班培训动员大会在学院新活动中心举行。学院副院长朱明瑶出席此次动员大会。 本次参加护考强化培训班的学生共计1125名,规模为历史之最
为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打造一支教艺精湛、教法科学、理念全新的青年教师队伍,9月27日下午,渝水二小在多媒体会议室举行了2019~2020学年度“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 结对仪式由傅勇副校长主持。仪式上,徒弟们面对各自的师傅敬上一杯香茗、行拜师礼,这既是对师傅今后的辛勤指导、无私奉献的感谢,也是他们对勤奋努力、今后共创佳绩的承诺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美食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温饱,还追求绿色健康的饮食,比如每天摄入蔬菜水果,原生态和更加绿色健康的产品受到大家的青睐,这也为农村或者一些提供农产品的店铺提供了商机。很多原生态农产品专卖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甚至有了自己的品牌。 《游园不值》中“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首诗本来是描写园子的春景,从墙外可以看到
这个季节正是花香涌动之时,当丁香开罢后,国色天香的牡丹也开始绽放美丽。记者从省森林植物园获悉,时下,满园的郁金香和牡丹芍药迎来盛花期,每天有数万名市民来此争睹花容。 植物园内盛开的各种花卉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十八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12月2日-10日在央视综合频道20:00档每天播出两集,12月3日-20日晚间21:18在央视财经频道每天重播一集。这部由央视财经频道具体承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以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基础,选取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变迁故事,呈现4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宏伟实践。这部纪录片的分集片名分别为《弄潮儿向涛头立》《在希望的田野上》《打开国门搞建设》《到世界市场的大海中去》《爱拼才会赢》《血,总是热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知识改变命运》《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都不能少》《芝麻开花节节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军战歌最嘹亮》《我的中国心》《万山磅礴看主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 温馨之旅-张秀足布艺、瓷趣创作展】:2019年3月30日~5月26日-台北当代工艺设计分馆3F 工艺家张秀足将生活周遭景物的观察与感动,以“温馨之旅”为题,展出40件经典创作,包括绣贴画12幅及釉下彩瓷彩绘创作28件,借由创作与大众分享其独创的新生活美学。 以布料、绣线为媒材、缝纫机当画笔,运用美学技巧,自创耗时费工的绣贴画迄今已逾35年。 张秀足凭借著30多年绣贴画创作经验,将生活周遭景物的观察与感动,尝试以釉下彩瓷于各类瓷器上进行创作,不思拜师或模仿,乐享釉里乾坤的色彩变化,以自身独树一格的创作方式,长年于社区大学耕耘、启发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