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协
人民网北京12月1日电 日前,湖北美术学院秦岭教授应邀到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做《一日一画》教学节目,每日一画,连续15天作画演示。该节目从11月26日至12月10日播出。 在“一日一画――秦岭”日播教学节目中,秦教授从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入手,每日讲解、现场作画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12月5日下午,学院艺术系曹亚明老师来到“学院大讲堂”,举办了题为《如何欣赏一幅画》的专题讲座,带领师生们进入了高雅优美的艺术世界。 曹亚明是中国人民大学访问学者、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九三中央书画院画师,他的作品入选全国及省市美协举办的油画展数十余次,2016年油画作品获江苏省第九届油画展优秀奖,2017 年获江苏省第三届文华美术奖,2019作品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在讲座中,曹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教会听讲的师生们如何鉴别一幅画的优劣,并一再强调欣赏画作要让自己“进入”作品中
天津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所大学,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至今已走过百余年的光辉历程。创校之初,即以"教育兴国"为宗旨,以欧美著名大学为范式,以培养掌握新型科技文化知识的人才为己任,为我国近代工业体系的建立和近代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被誉为"中国近代科技、工业人才的摇篮"。天津大学的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学校首先发力,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学子在浸染中不断了解、不断继承、不断创新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朱屺瞻(1892-19961892年生,江苏太仓浏河人。出生商贾大族,初名增均,号起哉,别号二瞻老民,斋名癖斯居、梅花草堂、修竹吾庐、养菖蒲室,日本留学,上海大学教授,上第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西冷印社社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上海美协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作品多次在国内和香港、美国、新加坡、德国等展出,曾到美国讲学并为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作画。在上海、北京、南京、成都、广州、深圳和新加坡均办过个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深圳博物馆、天津艺术博物馆等广为收藏
甘新同,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桂林地区教育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现为桂林职工美术家协会会员,桂林七星区美术家协会会员,桂林南方书画院理事,中国书画研究院书画创作员。擅长山水,花鸟,兼工带写。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作品多次被国内外人士收藏
近日,由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四川美院主办,四川美院美术馆承办,北京美协策展委员会、中华世纪坛艺术馆、重庆市美协策展与理论委员会、四川美院造型艺术学院、四川美院艺术人文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科研处协办的“策展在中国”论坛——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展览与展览史在四川美院美术馆和线上同步举行。 本届论坛以“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展览与展览史”为主题,下设“展览与展览史”“展览与语境”两个分论坛主题。自2018年“策展在中国”论坛设立之初,每年的主题性工作都在不断进步与发展,希望通过更加生动的策展个案、更贴近当下艺术实践的策展话语来回应历史变动中的社会关切
“优秀人民艺术家”、著名工笔人物画家陈白一,因病医治无效,于4月2日凌晨4时58分逝世,享年88岁。陈白一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将于4月4日上午10时30分在长沙阳明山殡仪馆举行。 陈白一,原名陈倜,1926年出生于湖南邵阳,1946年毕业于华中艺专,一级美术师,教授,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协常务理事,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执行主席,湖南省美协主席、湖南省书画研究院院长等职
本报电 (闻逸)灯火璀璨的城市夜景、充满岭南风格的风土人情、绿意盎然的都市公园……“不忘初心——第十六届深圳画家画深圳”美术作品展日前在深圳美术馆举行。展览由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深圳画院、深圳美术馆联合承办,聚本土老中青艺术家,以画笔描绘深圳今貌。 据主办方介绍,该展自启动征稿以来,得到深圳市艺术家的踊跃参与,截至2020年11月20日,共收到801位艺术家提交的1103件作品
毛国强(一粟),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手指画研究会终身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1945年生于江苏宜兴蜀山南街陶艺世家,从小耳闻目濡接受艺术熏陶。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任淦庭先生;1987年进河南书汉研究院参加函授学习,指导老师陈天然先生。在潜心追求紫砂传统中丰富内涵时,把握自己对理想和意境感受,创出自己拙中藏巧的厚味
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市文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北京市美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委会副主任、北京市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69年3月参加工作,曾任北京手扶拖拉机厂工人,北京画院画家、副院长、常务副院长、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