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
差分探头主要用于观测差分信号。差分信号是相互参考、而不是以地作为参考点的信号。普通的单端探头也可以测量差分信号,但得到的信号与实际信号相差很大,有可能出现“地弹”现象
今天海天考研小编要给大家分享的这份排行榜,主要是针对研究生院的竞争力来进行排名,这对于现在面临择校的同学来说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排名依据:中国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排行榜的评价指标体系分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56个观测点。其中:一级指标:办学资源、教研产出、质量与影响、学术声誉
南宁资讯网-南宁晚报讯(记者 王小欢)近日,自治区本级财政下达2018年第一批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科技重大专项项目3.7亿元,支撑资助129项重大研发项目。 本次第一批下达的项目为2017年已经组织有关单位推荐、专业机构评审、按规定公示等评审确定的滚动项目,3年总计共资助12.95亿元。围绕打造“九张创新发展名片”,主要支撑包括在传统优势产业、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经济、高性能新材料、生态环保、优势特色农业、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大健康产业等领域的重点研发项目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水煤浆技术研发团队根据低阶煤煤质特点,在系统研究煤质特性、研磨特性和水煤浆成浆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堆积效率理论,创新性提出新一代三峰分形级配提浓工艺。 三峰级配提浓技术可将水煤浆浓度提高3.5-6个百分点,从而提高煤炭转化效率,进而减少煤炭用量,大幅度降低气化能耗和大幅减少企业CO2排放量,对地方政府节能减排和技术创新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与工艺相配套的装备适应性更广、效率更高,技术具有安全可靠、实施方便、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 公司拥有水煤浆技术相关专利29项,其中已获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1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项,专利技术已在中煤榆林、中石化、陕煤、阳煤丰喜等10余家大型煤化工企业推广应用,煤浆提浓技术为煤化工企业向生态工业转型,践行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方针,实现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张淑芬教授团队是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核心团队之一。团队秉承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老一代科学家杨锦宗院士开创的活性染料、高分子染料以及多糖化学品的研究基础上,开展染料化学及应用、光转换材料、结构生色材料、生物质材料和精细化工清洁合成新技术研究,创建了高性能活性染料、自交联大分子染料、光转换材料、生物基材料的系统理论与技术。已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400余篇,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51项,多项研究成果在企业生产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坚持“以生为本、以师立校”的办学理念,以精品化、国际化、个性化为办学特色,全力打造全国知名、全省一流的学习型、示范型、效益型学校。学校拥有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12位特级教师和20位外籍教师领衔执教一线,70%以上的教师获得过市级以上荣誉。学校实施个性化教育,落实分层教学,并以“孝心教育”作为德育的突破口,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
湖南27项专利获第二十届中国专利奖【消息】 长沙晚报讯(全媒体记者 王斌)日前,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主办的第二十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湖南共27项专利获奖,其中获中国专利银奖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5项。 湖南获得银奖的2个项目来自交通行业,分别是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的“一种永磁电机”发明专利、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轨道车辆防倒溜控制系统及其方法”发明专利。此外,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的“多轴车辆电液伺服转向系统、转向控制方法和多轴车辆”等25项专利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
7月30日从省知识产权局获悉,今年1月至6月,我省专利受理量共计38919件,同比增长39.2%;获专利授权25650件,同比增长66.7%。发明专利申请6431件,增幅39.8%;授权1185件,增幅16.4%。其中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17件,较去年同期增长了0.45件
莱茵斯科技有限公司于2008年与高校联合研发故障电弧项目,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从事电子信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专注于智慧用电安全及电气线路安全检测。 公司专注于电气火灾监控产品的科研开发,构建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全线产品,目前研发完成了故障电弧探测器(AFDD)、监控一体化配套系统、NB-IOT物联网监测系统三大系统及产品。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电气火灾监控与早期预防系统、平安城市监控系统、物联网遥信系统,公司现己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产品取得了国家公安部消防研究所的认证,成为该行业在国内市场的标杆
2017年7月13日,第11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圆满收官。此次大赛自2016年6月拉开帷幕,面向全国征集科技发明创新、创意项目,要求参赛作品必须是科技发明创新成果,要有自主知识产权、专有技术和创意方案。共有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1818个参赛项目,经专家和大会评审,最终共奖励创新奖230项,入围奖416项,143项专项奖以及鼓励奖若干,参赛项目涉及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现代制造业、新材料、生物医药、能源环境等多个技术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