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
新华社昆明10月16日电(记者杨静)记者从云南省扶贫办了解到,精准扶贫以来,云南围绕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不让一个贫困群众落伍的硬任务,持续用力、久久为功,75.8%的少数民族建档立卡贫困户已摆脱贫困。 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346.9万少数民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75.8%已经摆脱贫困;24个贫困民族自治县中,14个摘掉了贫困县“帽子”;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中,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实现整族脱贫。 云南探索出“一个民族一个行动计划”“一个民族一个集团帮扶”的做法
近日,一组身着多个少数民族服装的老年朋友献舞法国塞纳河畔的图片在各个社交网络疯传,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据了解,这组民族风情浓厚的照片来自于10月8日上午在巴黎圣母院旁塞纳河畔举行的首届法中(云南)老年体育文化交流活动。活动中,近百名来自中国云南的民族健身舞爱好者身着少数民族服装,以广场舞的形式向当地居民及游客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并与法国的年轻艺术家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成为塞纳河畔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近日,一组身着多个少数民族服装的老年朋友献舞法国塞纳河畔的图片在各个社交网络疯传,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据了解,这组民族风情浓厚的照片来自于10月8日上午在巴黎圣母院旁塞纳河畔举行的首届法中(云南)老年体育文化交流活动。活动中,近百名来自中国云南的民族健身舞爱好者身着少数民族服装,以广场舞的形式向当地居民及游客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并与法国的年轻艺术家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成为塞纳河畔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8月25日,珠海格力电器总部,一群特殊的访客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和厂区内格力人统一的白色衬衫工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大都身着色彩鲜艳,配饰漂亮的民族服装。对于格力电器来说,或许这不是首次,但对于这些来自西双版州纳勐海县勐宋乡的直过民族同胞来说,参观中国一流的现代化企业确实是平生第一次。 “直过民族”特指新中国成立后,直接由原始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
普洱县位于东经100°43′至101°37′,北纬22°至23°36′,东西宽91公里,南北长101公里。年平均气温保持在15°C ~~ 18°C 之间,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差比昆明低,植被比例也比昆明高,加之境内河流密布、降水充沛。 普洱县原名思茅,2007年改称普洱县,普洱这个名字其实由来已久,清朝在这里设普洱府,而大名鼎鼎的普洱茶就是因此而得名,现在思茅又改名普洱,则是为了借着普洱茶的名声来宣传普洱市
2008年8月始建于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华北明珠白洋淀内,距县城直线距离2.4公里,总占陆地面积189亩,前期投资3600多万元与鸳鸯岛(北侧)彼邻。独特的地理位置,奇特的构思及景观与自然风情巧妙结合,集观赏性、参与性、知识性、趣味性、竞技性和挑战性于一体,惊险刺激,其乐无穷,是旅游休闲的极佳首选。 宝岛游乐园中的表演项目:1、优美的俄罗斯女子水上芭蕾、俄罗斯风情歌舞、俄罗斯女模走秀;2、驯虎表演惊险刺激的人入户口;3、精彩的斗狗、赛狗、赛马表演;4、勇猛的搏击散打;5、龟馆海龟表演;6、佤族歌舞;7、曾上cctv曲苑杂坛的空中飞车表演;8、白洋淀水乡风情的鱼鹰表演;9、品种繁多的精品荷花园
民族人口与分布地区2:人口总数为429709,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内。云南省澜沧江、怒江之间的阿佤山区分布较为集中。 民族语言文字:有本民族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绵语族
泼水节起源于印度,也是中国傣族、佤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和中南半岛某些民族的新年节日,除此之外泰国、缅甸、老挝等国在每年公历4月中旬都会欢度此节。 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中国傣族节期在傣历六七月,也就是清明节后十日左右,现在已经将泼水节固定在公历4月13至15日。 在泼水节期间,人们会相互泼水祝福,并且举行放高升、点孔明灯、拜佛、赛龙舟等活动
2019年末鼎城区户籍人口75.68万人,比上年减少5.8%,其中: 城镇人口18.42万人,乡村人口57.26万人。全区男性人口38.51万人,占总人口的50.9%,女性人口37.17万人,占总人口的49.1%。0-17岁人口11.01万人,增长1.6%;18-34岁人口16.42万人,下降2.2%; 35-59岁人口30.59万人,下降0.1%;60岁以上人口17.67万人,增长1.1%.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区共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哈尼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萨克族、傣族、佤族、黎族、高山族、土族、畲族共23个民族
春节前,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之政走访看望慰问基层困难群众困难党员、离退休老干部、军休干部、优抚对象以及因公牺牲、因公殉职的优秀基层干部家属,医务人员,驻临军警部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者等,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送去新春的祝福和诚挚的问候。 “今年的总收入有多少?生活上还有什么困难?”在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勐镇同化村,张之政同县乡村组干部和困难群众、困难党员围坐在一起,与他们一一细算收入账,共同谋划发展之路。他勉励大家要树立信心,依靠勤劳智慧,创造幸福生活;村干部要用足用好用活各项扶持政策,把产业发展好,带领全村群众走好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