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
本次展览将展出中国艺术家庞飞近20年的水墨画作品,包括《洪谷》、《独看云起》、《白云抱幽石》,以及以太行山为主题的画作《雨后太行》、《太行深处》等,以此呈现艺术家对当代水墨的探索与实践。 庞飞1973年生于陕西,现为中国美协会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主攻山水,擅长花鸟草虫、书法篆刻。他的创作历程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步,他南入巴山,北上太行,作品显示出南北融合的特色
2022年11月,在北京市学生金帆书画院推出的“携手·未来”师生美术书法作品线上展示活动中,继我校师生的作品在公众号中展出后,获奖的喜报也随之而来,共有13名同学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同月,“筑梦新时代 阳光下成长”2022年朝阳区第二十五届学生艺术节也正是落下帷幕,在我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同学们在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篆刻和摄影多个项目中,共有51人次获奖,在此,对以下获奖的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 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向全体学生,渗透美育,丰富学生艺术生活,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生的美育素质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一幅幅充满创意的作品,传递着我校师生对共创美好未来的期待与信心,展现我校师生的艺术风采与美育成果
本次展览将展出吴昌硕代表印作“且饮墨沈一升”原印石、他的篆刻系谱和印谱,以及后世研究吴昌硕的资料等,呈现吴昌硕的篆刻艺术成就与影响。 吴昌硕(1844-1927)是清末民初篆刻家和书画家,1865年开始以篆刻为生,1872年前往江浙一带游历,阅历大量古代金石碑文、玺印和字画,晚年风格突出。他的篆刻和书画作品对陈师曾、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艺术家产生影响
浙江卫视纪录片《西泠印社》拍摄组来台湾采访台湾印石篆刻系列。采访组及著名艺术鉴赏家梁章凯先生一行,访问台北奇苑艺术馆馆长林其苏,主宾双方就中华文化艺术,尤其印石文化艺术在海峡两岸的传承与推广进行交流座谈。 林馆长热爱印石文化艺术,在中华文化历史长河里汲取点滴,沉醉石雕艺术鉴赏与设计,长期以来致力两岸印石文化艺术交流与推广,深得业界的关注与鼓励
1、刘一丁(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术报》总监、浙江日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 2、高甬春(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 3、洪水发(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研究协会浙江分会会长、杭州名圣书画院院长) 4、刘玉海(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会员、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理事) 1、宋涛(西泠印社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杭州书法院院长、杭州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2、宋柏松(江南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绍兴市美术馆馆长) 3、包正彦(西泠印社理事、省非遗协会篆刻专委会主任、浙江现代画院画师) 5、杨斌、杨琪(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美术家协会会员)
199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现供职于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专职书法教师,中央美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工书法、篆刻。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协创作委员,浙江省青年书协副主席,温州市书法协会副主席
1月10日,郑州市刻制印章工艺术技能竞赛暨“华夏铜艺杯”郑州市篆刻大赛在河南华夏铜艺成型研究院落下帷幕。 该竞赛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劳动竞赛委员会主办,郑州文化馆、市轻工纺织工会、河南工美集团工会委员会、经开区教文体局联合组织。 来自全市的34支篆刻团队及个人优秀选手进入最后角逐
澎湃新闻([URL])6日下午从西泠印社获悉,7日起将在杭州孤山的社址内设灵堂,接受社会各界吊唁。 创建于1904年的西泠印社以篆刻书画的创作、研究成就和丰富的收藏蜚声中外,有“天下第一名社”的美称。2011年12月13日,在杭州举行的印社第八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上,经全体理事投票,94岁的饶宗颐当选第七任社长
199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现供职于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专职书法教师,中央美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工书法、篆刻。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协创作委员,浙江省青年书协副主席,温州市书法协会副主席
为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书法艺术,鼓励当代书法作者,推动书法事业和谐发展,中国书法家协会决定举办全国“王安石奖”书法作品展。 全国“王安石奖”书法作品展组委会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和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共同组成。 全国“王安石奖”书法作品展评审委员会根据《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产生暂行办法》组成和负责评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