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委
工厂火灾往往伴随着大面积的损失和严重的人员伤亡。因此,除了要做好工厂的火灾预防工作外,也要做好工厂火灾应急处理工作。这次就跟万霖智慧消防一起了解下工厂火灾应急处理措施
公司科技研发团队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专业团体展开深入合作,主持和参与申报多项北京市科委、交通委等相关行业课题;申请并获得了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参与多项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规范的制定和编写。 公司科技研发团队将秉承“和合共进、不断超越”的企业理念,砥砺奋进,基于建筑垃圾的研发与技术,研究开发了多品种、多系列再生产品,如再生混凝土、再生(彩色)透水混凝土、再生流动性回填材料、再生无机结合料、再生构件等,并已在诸多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实际的应用。 公司科技研发团队肩负着公司的责任和使命,将全力打造全国环保再生领域范围内有影响力的环保科技研发基地、再生产品生产基地、资源再利用产业示范基地,使建筑垃圾充分资源化,让有限的资源实现无限循环
千亿官方平 台 人用疫苗研发中心,是由原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剥离出来的研发团队,作为人用疫苗研发的“国家队”拥有一支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高素质科研队伍,研发人员百余人,一半以上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具有较强的开发创新药物的实力。主要从事病毒类、细菌类疫苗、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治疗性疫苗、抗体、新型佐剂等研究开发,所从事的项目基本代表了本领域的发展方向,中下游开发技术优势明显,多次承担了国家科技部“863计划”、“支撑计划”、“重大新药创制”、“传染病重大专项”及北京市科委重大专项等资助项目。相继开发了如“手足口(EV71)灭活疫苗”已上市、“北京株水痘减毒活疫苗”获得新药证书,“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疫苗”Ⅰ、Ⅱ、Ⅲ期临床研究,“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和“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开展Ⅲ期临床研究,“新型艾滋病病毒疫苗完成Ⅰ期临床研究”,“多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获得临床研究批件,“诺如病毒疫苗”和“增效乙肝疫苗”申报临床研究受理
北京瑞得霖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开发和销售面向电视台演播室、转播车等专业领域的高品质嵌入式视音频产品。主要产品包括录像机、录放机、导播切换台、延时播出器、流媒体编解码器、多画面处理器、IP流/SDI信号转换器、OEM板卡等,各项产品均表现了稳定、安全、高质量、低功耗的技术特色。 公司是超高清视频行业的新锐企业,掌握以FPGA和嵌入式系统为基础的视音频编解码和处理算法等核心技术,开发的8K/4K超高清系列产品具有世界水平
1994年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本科毕业,2006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研究生毕业,2012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毕业。 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和科研工作,擅长治疗脑血管病、眩晕(头晕)、头痛、神经痛(包括头面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失眠、焦虑抑郁性神经症等,采用中西医结合、辨病辨证结合,具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受到患者好评,尤其对眩晕、头痛的鉴别诊断与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 先后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首都科研发展基金项目、北京市科委重大疾病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优势病种研究等10余项科研课题,负责西苑医院苗圃课题1项,参加多项中药新药Ⅰ期、Ⅱ期、Ⅲ期临床试验
7月1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资讯办公室和北京市科委联合举办《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之“首都生态环境建设与环保产业发展”专项系列成果资讯发布会,碧水源作为环保行业标杆企业及首都科技界的代表企业,由常务副总裁何愿平在现场作了水处理领域膜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成果发布。 2014年,北京市政府发布实施《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积极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加大科技创新储备,积极培育先导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首都生态环境建设与环保产业发展”专项是该行动计划的重大科技专项之一,而碧水源正是其中的水环境治理领域的典型企业,其在技术上的最大创新在于同时解决了水污染与水资源短缺问题,即实现污染物资源化
主持北京市扬帆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卫生行业专项课题、国家卫生计生委课题、北京市科委科研课题等多项重点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行业高水平论文百余篇,主持参编多本专著论著。 自2012年起,作为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总计22人
3月7日下午,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信息科技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北京信息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董晓鑫一行莅临易华录调研,易华录副总裁赵阳等领导陪同接待。双方围绕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展开探讨、交流。 北京信息科技发展中心参观了华录集团产业展厅,了解华录集团及易华录的发展历程、企业定位、产业布局
2020年9月18日下午,北京科技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以下简称北科大基地)出席由科技部火炬中心、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经信局、中关村管委会、顺义区人民政府支持和指导,由北京新材料和新能源科技发展中心、顺义区科委、顺义区赵全营镇政府联合主办,由埃米空间新材料孵化器承办的“‘星星之火,何以燎原’北京(顺义)新材料科技孵化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埃米空间新材料培育加速基地,作为北科大基地专业服务机构的北京科大分析检验中心有限公司与埃米空间签署了共建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合作协议,这意味着“北京科大分析检验中心顺义分中心”正式落地。 顺义分中心地处北京市顺义区昌金路赵全营段56号,在毗邻赵全营镇政府的埃米空间(顺义)新材料培育加速基地内,拥有大平米研发办公室、两层中试车间和配套生活区,集办公、研发、生产、生活于一体,交通便利,区域产业环境良好,园区基础设施完备,各项功能齐全,能够为顺义地区企业的分析检测和研发实验服务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保障
记者4日从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解到,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同北京市科委等部门研究制定了《北京市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要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区域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并明确重点发展8个领域的绿色技术,强化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北京将重点发展8个领域的绿色技术分别为:大气污染防控、节水和水环境综合治理、节能与环境服务业、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污染场地与土壤修复、现代化能源利用、绿色智能交通和生态农林业等。 《实施方案》提出,强化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市级重大科技专项支持的绿色技术研发项目由企业参与承担的比例不少于60%,支持企业为主体的市级工程技术中心、研究中心和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鼓励申报国家级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