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报员
8月10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李北群、副校长江志红一行到青海省,与省气象局局长白海、副局长高顺年等领导进行座谈交流,推进局校合作深入开展。双方表示,要在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础上,立足地方需求,在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合作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交流,为青海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李北群指出,青海省气象局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局校合作历史久远,双方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本文摘要:上海9月28日电 (李姝征)上海市气象局28日开会新闻发布会称之为,台风“杜鹃”嗣后会对上海搭乘高铁前往福建、浙江沿海地区回乡、旅游的人群导致影响。今年第21号台风“杜鹃”否将对于黄金周出游导致明显影响,沦为沪人尤为关心的话题。 上海市气象局首席预报员戴着建华拒绝接受记者专访时回应,八级以上风力才不会对高铁导致明显影响
[本周大部气温骤降中东部降水增多]国庆中东部大降温,为何今年来得这么早? 从气象学的意义上说,寒流有严格的“门槛”。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瑞南介绍说,寒潮天气过程是一个大规模强冷空气活动过程。根据冷空气的国家标准,某个地方每天最低气温在24小时内冷却的宽度8,或48小时内冷却的宽度10,或72小时内冷却的宽度12,以及该地区每天最低气温4的冷空气活动为寒流
上海市中心气象台于16日09时连续发布了暴雨黄色和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并于17日2时46分将暴雨黄色升级为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气象专家指出,虽然目前来看,南方的强降雨暂时还属于局部极端天气范围,但不排除未来进一步持续、扩大的可能,防汛工作需要早做准备、做好准备。据新华社 入梅以后最大的一场特大暴雨从16日夜开始袭击上海,到17日白天雨势还时而趋猛
“大寒已过腊来时,万物那逃出入机。”《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月20日23时27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 中央气象台预报,受寒潮影响,20日至23日我国南方将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随着21日一股强冷空气席卷全国,多地将出现雨转雪过程,其中江汉南部、江淮南部、江南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雪或雨夹雪,局地暴雪,贵州、湖南等地将出现大范围冻雨天气
新华社上海4月7日电(记者李荣)受南方暖气团的影响,清明小长假三天,上海气温逐步攀升,7日市区徐家汇站的日最高温高达30.5摄氏度,这是上海1873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日的最高值。市民和游客都在喊“热”,不少人连一件单外衣也有点穿不住,只能挂在手上走路。 上海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说,7日出现了今年首个超30摄氏度的日最高温,也是1873年以来最热的4月7日
本报讯(记者 张晓敏)连续多日的高温预警后,7月14日17时10分,我省解除了忻州、太原、吕梁、晋中、阳泉、临汾、运城、晋城、长治等地的高温橙色预警。14日午后,全省多地迎来了久违的降水,部分地区出现了雷暴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预计,15日至17日,我省大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阵雨,部分地区雷暴大风、冰雹或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暑热有所缓解
大陆冷气团预计12日晚间南下,影响至14日清晨,预估期间中部以北清晨摄氏12度到13度。(图:中央气象局 脸书) 中央气象局今天(9日)表示,大陆冷气团或强烈大陆冷气团预计12日晚间南下,影响到14日清晨,预估期间中部以北清晨摄氏12度到13度,白天高温从26度骤降只剩17度到18度。 气象局预报员陈伊秀表示,明天一直到11日各地大致晴朗舒适,西半部日夜温差大;预估12日午后北部、东半部会有水汽影响,有局部短暂雨;12日晚间冷气团南下,强度介于大陆冷气团或强烈大陆冷气团之间,北台湾开始降温
9月16日,根据“中央新闻社”的报道,当地时间15日,飓风“萨利”(Sally)缓慢驶入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尽管“萨利”号尚未降落在美国 ,但带来了强风和大雨。由于“萨利”号可能会在当地时间15日晚或16日上午降落后引起洪水泛滥,因此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四个州的州长敦促人们远离海岸
元旦假期后江苏将迎冷空气 48小时最低气温降幅在4-6℃ 迈入2023年,暖的格局将暂时延续,预计1月6日左右江苏将迎来一股中等强度冷空气,届时48小时最低气温降幅在4-6℃。 江苏在晴暖中告别2022年最后一天,同样也以不错的天气格局开启2023年,近期全省基本以多云为主,气温逐步回升。 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蒋义芳说:“除了5日淮河以南地区有一次弱降水过程之外,其余时段全省仍然维持多晴少雨的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