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
内容提要:北大校本部2006年共有2749名本科毕业生,其中1082名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学生被校内外单位接收。近三年,北大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读研的总体规模基本稳定在40%左右,较前些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据悉,北大校本部2006年共有2749名本科毕业生,其中1569名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最后有1082名学生被校内外单位接收,总数较去年增加了57名
选择中意的技能,是考生目前比较关注的问题,那么我们如何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呢?如何检验一个专业是否适合自己呢?我们或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检验以下! 1、众所周知要做一件事必须要有兴趣,选择专业意味着选择了读研期间的学习研究对象,这个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职业及今后的人生道路。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成功所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很难想象一个人在不感兴趣的学业或事业上能做出多大的成绩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风科技”)成立于1998年,是中国最早从事风电机组研发和制造企业之一。金风科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直驱永磁技术,代表着全球风力发电领域最具成长前景的技术路线。于2007年同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 (股票代码:002202)和香港联合交易所(股票代码:2208)上市
首先,从大的方向来看,计算机专业分为三个大的方向,其一是软件相关方向;其二是硬件相关方向;其三是网络相关方向,另外还包括一些交叉方向的专业。 软件相关的方向可以重点考虑一下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两个专业,一方面这两个专业的就业情况比较不错,另一方面这两个专业本身的知识体系结构相对比较成熟,学习难度也会相对较小。如果在本科毕业之后就想参加工作,那么可以重点考虑一下软件工程专业,而如果有读研的想法,可以重点关注一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的研究生教育面对的是新一代高起点、有学识、具思辨能力的研究生群体,他们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趋势,其思想、情感、认知是怎样的呢?要做好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融人他们的精神世界,才会有设身处地的换位思维,才能赢得思想工作的主动,也只有在具体的社会条件之下探讨高等教育思想工作的模式,才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及21世纪初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进行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也进入攻坚阶段,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的供求关系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一度曾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们也不得不接受社会的选择、竞争、淘汰。对于20世纪70年代前后出生的新一代大学生,尤其对研究生来说,他们在大学毕业时就经历了一次择业和就业的考验与洗礼,在人生大舞台上有过一番表演,对人生、社会有了较为真切的感悟
在寿县寿春镇湖光村,提起任晨晨,邻里乡亲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她是穷乡僻壤里走出的硕士研究生,凤毛麟角,远近闻名。更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她来自一个贫困户家庭,父亲叫任义喜,患肝硬化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1997年,其前身为成立于1985年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是我国成立最早、学科方向最为齐全的材料类院系之一,是我国高水平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和高水平材料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学院所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学院下设先进金属材料研究所(金属材料系)、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高分子材料系)、先进陶瓷研究所(无机非金属材料系)、焊接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材料加工系)、新能源材料研究所、天津大学-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所(NIMS)联合研究中心等6个教学科研单位
众所周知,接受系统教育时间越长的人,平均工资越高。拥有博士学位者平均工资超过硕士学位,拥有硕士学位者平均工资超过学士学位。 通常,普通高等学校生源质量(录取分数线)高于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培养出来的本科毕业生理应有更高的升学率(考研率和出国读研率之和)
数看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图—— “后浪”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受疫情影响,2020年的874万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现实而急迫。日前,人社部、教育部、财政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见习工作的通知》,提出2020年、2021年持续扩大见习规模,见习岗位总量不低于2019年,提高见习质量,把有需求的青年都组织到见习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就业见习稳定就业、促进就业的作用。 站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来分析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与成效,更具有承前启后意义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立于2001年,2010年被评为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2014年被评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18年开始招收留学生。本专业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现已形成专科生、专升本、本科生、国际留学生四类专业人才培养形式,积累了包括省级精品课程群、省级教改课题、省级教学成果奖、省级优秀专业教材等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系列教育资源,实现了“部分核心课程双语化,辐射专业群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成为在山东省有一定影响并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专业。 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着眼于山东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新需要,基于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化、职业化的特点,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能够满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系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贸易环境分析能力、国际市场拓展能力、国际商务管理能力,能在涉外经济贸易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