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
云南彝族人数最多。云南是我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除汉族以外,世居少数民族有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等,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彝族。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
师生共庆彝族年,校园绽放索玛花。 为深入学习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因为疫情不能回家过年的彝族学生在校园内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学校的关怀。11月23日晚,电气工程学院组织我院彝族同学在教工食堂举行“欢度彝族年 共叙民族情”活动
学校现有教职工965人,专任教师789人,教授115人、副教授244人;硕士、博士 研究生54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学术带头人、突出贡献专家、科技 拔尖人才29人;教育部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3人,省级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 2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师德标兵6人。 作物学、彝语言文学、园艺学科取得教授评议权,教育心理学学科取得副教授评 议权。2011年,被评为“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晋公盘”,一件曾深埋于地下两千六百多年的“国之重器”,主人是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义方彝”,目前国内考古界所见的唯一一件带有提梁的方彝,极其罕见。一件件文物,记录和诉说着一段尘封往事,此前它们星落各地,有的被不法分子私藏,有的流落国外,一些珍贵史实,或就此湮灭
7月3日,观山湖区(金阳新区)建设二十周年系列活动之宾阳街道幸福和谐“1+N”融合共建文艺联欢活动,在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大礼堂举办,向党的99周岁生日及观山湖区启动开发建设20周年献礼。 当天下午,伴着热烈的掌声文艺联欢活动拉开了帷幕。一条名为《宾阳街道聚焦五心五力 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VCR视频,向大家展示了宾阳街道的历史沿革、取得的成果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唱支山河给党听》《五星红旗》等歌曲轮番上演,给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充满斗志的情景剧《热血青春》以及《我和我的祖国》《彝家欢歌》《从宾阳出发》等韵味十足的舞蹈和饱含深情的朗诵等节目,让现场掌声不断
说到《康定情歌》、稻城亚丁、泸定桥、海螺沟这些名字,你一定不会陌生。然而你是否知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姓氏”,那就是“甘孜”。甘孜位于川西,康藏高原东南,是藏羌彝文化走廊的重要节点,地处大香格里拉国际旅游区中心地带,自然和人文风光璀璨
喜报——四川司法行政系统5名个人荣获“四川省三八红旗手”, 2个单位荣获“四川省三八红旗手集体” 为激励各行各业妇女坚定必胜信念,保持昂扬斗志,弘扬奋斗精神,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巾帼力量,四川省妇女联合会、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决定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女性(集体)进行即时表彰,以及对2019年度四川省三八红旗手标兵、三八红旗手(集体)进行表彰。 四川司法行政系统5名个人荣获“四川省三八红旗手”,2个单位荣获“四川省三八红旗手集体”。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四川省三八红旗手” 宁晓英,女,汉族,1975年5月生,中共党员,现任成都女子监狱副监狱长、三级高级警长
作者:本史巫果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19日 点击数: 马边新闻网讯(本史巫果)按照乐山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峨眉山市对口支援马边彝族自治县脱贫攻坚工作。 9月18日是星期日,也是中秋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峨眉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东方、万仕君等33名对口支援马边的干部人才,告别亲人,离开家乡,来到彝乡马边,将在教育、医务、卫生、发改、住建、交通、农业、林业、司法等部门,开展为期2年的对口支援工作
云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云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张鑫昌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23日凌晨0点01分逝世,享年84岁。 张鑫昌同志1940年12月生于云南省宣威市;1963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历史系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专业,分配至云南省省级机关工作;1978年由云南省外贸局调云南大学,先后任历史系副系主任,档案系副系主任、系主任,人文学院副院长、院长;曾任国家教委高校档案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省政协常委、云南省档案学会副理事长、云南彝学会副会长、校档案工作管理委员会委员等;2008年4月退休。 张鑫昌同志一生热爱高校教育事业和科研事业,工作上勤勤恳恳,廉洁奉公,德高望重,作为云南省档案学科和档案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为云南档案事业、民族档案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经过我省食用豆研发团队多年不懈攻关,“云豆”系列、“云豌”系列、“靖豆”系列、“彝豆”系列等蚕豆、豌豆新品种及其集成配套技术已推广应用到全省各地并实现平均亩产值3200元以上,有力促进了云南食用豆产业提质量、增效益、降成本。 近年来,以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何玉华团队为首的我省食用豆研发团队持续开展攻关,在食用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屡获突破。 研发团队收集到来自68个国家的6849份豌豆资源,构建了我国类型最齐全、数量最多的豌豆种质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