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轨
新浪科技讯 2019年8月31日7时4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和潇湘一号07卫星发射升空,卫星均进入预定轨道。 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航天三江集团所属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一款小型固体运载火箭,主要为低轨小卫星提供发射服务,具有入轨精度高、准备周期短、发射成本低等特点。 此次发射的两颗卫星,分别为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和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制的潇湘一号07卫星
中国网讯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05时42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 按任务计划,3名航天员随后将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已做好迎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驻各项准备工作,这也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空间站迎接载人飞船来访
中新社福州9月18日电 (郭超凯)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首席科学家吴岳良18日在福州表示,在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已实施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第一步“太极一号”的基础上,中科院正按规划路线图启动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第二步“太极二号”双星计划。 当天,2020年中国航天大会在福建福州举行开幕式。吴岳良在会上做题为《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与“太极一号”卫星技术验证结果――“太极一号”迈出奠基性的第一步》的主旨报告
中国网6月10日讯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在今日举行的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本次任务飞船计划在轨飞行15天。 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1次自动交会对接和1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进驻天宫一号,并开展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及太空授课活动
9月13日零点,大凉山深处,大雾之中,群山酣睡。此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灯火通明,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托举着中星22号A卫星静静地矗立在发射塔架旁。 零点02分,伴随着地动山摇的巨大轰鸣声,火箭腾空而起,刺破云雾,直上九霄
2月10日,由中国交建参与“投建运”的天津地铁11号线一期工程首列电客车在七经路车辆段成功入轨试车,标志着项目建设实现里程碑式跨越,运营筹备工作步入新阶段。 在各方的共同见证下,首列“中交蓝”电客车启动。地铁11号线一期工程共配属电客车23列(由中车唐山公司提供),为6节编组四动两拖B型列车,最高时速80公里,列车车身采用目前业内最先进的激光焊技术,表面光洁如镜,车内内饰采用风筝元素,融合天津文化与“中交蓝”色调,沉稳中彰显活力
原标题:震撼!百亿分之三秒精度!看,北斗卫星的“心脏”这样跳动→ 从5G,到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数字技术正在深度改变这个世界。 铷原子钟是北斗导航卫星最核心的产品,它直接决定着导航卫星定位和授时的准确性,是整个导航卫星的“心脏”。 得益于中国人自主打造的新一代高精度铷钟,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的授时精度优于10纳秒,也就是说利用它,我们可以用一秒钟的一亿分之一这个精度来校准时间,定位精度也由此前的10米级提高到米级
10月9日12时13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托举着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继2008年委内瑞拉一号通信卫星和2012年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一号之后,中委航天领域合作的第三颗卫星
安哥拉罗安达9月5日电-安哥拉电信与信息技术部长若泽•卡瓦略•达罗沙周日在此间称,安哥拉Angosat卫星将于2012年入轨工作,安哥拉技术专家将参与该卫星的管理和维护。 达罗沙部长告诉安哥拉通讯社,该卫星开始在轨工作之后,安哥拉将有四年的时间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参与安哥拉第一、第二和第三颗卫星的工作。 以Rosboronexport公司为首的俄罗斯财团将负责安哥拉卫星的建造、发射卫星开始在轨工作后,将可提供国际接入,支持和扩展宽带互联网服务,电信运营商传输服务,并对电视和广播网络提供支持
中新社福州9月18日电 (郭超凯)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首席科学家吴岳良18日在福州表示,在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已实施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第一步“太极一号”的基础上,中科院正按规划路线图启动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第二步“太极二号”双星计划。 当天,2020年中国航天大会在福建福州举行开幕式。吴岳良在会上做题为《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与“太极一号”卫星技术验证结果――“太极一号”迈出奠基性的第一步》的主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