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型
HaiGene Bst系列恒温扩增用酶均来源于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DNA Polymerase I,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去除了其5'-3'外切酶活性,而保留了5'-3'聚合酶活性。经电子重构建与酶进化技术,使其具有更强的链置换能力、杂质耐受性和RT活性,因此是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的绝佳用酶。与野生型 Bst DNA 聚合酶(大片段)相比,该系列Bst 聚合酶在扩增速度、特异性、产量、耐盐性和热稳定性等方面均有大幅提高
古茶山、古茶树资源应如何保护?新技术规程来了! 古茶树是“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的重要承载,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为了进一步强化对西双版纳州古茶树资源的保护,推进古茶树科学规范的采摘、养护、复壮和管理,近日,西双版纳州出台了《西双版纳州古茶树保护技术规程(试行)》,将进一步促进古茶树资源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西双版纳州古茶树是指分布于西双版纳州行政区域内的野生型茶树和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栽培型茶树、过渡型茶树、野生近缘型茶树
【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进展快报 第66期】 北京时间2019年11月2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德培团队在 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发表了题为“Diurnal oscillations of endogenous H2O2 sustained by p66Shc regulate circadian clocks”的文章,第一次揭示了氧化还原信号在一个近日节律周期(24小时)内的变化规律,找到了氧化还原信号节律和经典生物节律转录翻译负反馈调控机制之间直接耦合的关键点,证明了氧化还原信号节律在生物节律中的重要生理作用。 众所周知,几乎所有生命活动都具有生物节律振荡现象,其背后的机制目前存在两种理论,一种是已经被诺奖认可的基于基因转录的转录翻译负反馈环路(TTFL),另一种是机制尚不清楚的基于代谢的氧化还原振荡子,两种机制之间是否存在直接联系已经被业界探索和讨论了很长一段时间却仍悬而未决。 该团队对单个细胞以及小鼠肝脏内的过氧化氢(H2O2)水平在不同时间点进行测定,发现 H2O2水平呈现近日节律振荡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刘青松课题组和刘静课题组在胃肠间质瘤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发现一种用于治疗晚期肾癌的靶向抗癌药——阿昔替尼(英立达)在治疗胃肠间质瘤方面的临床应用潜力。该项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Therapeutic Advances in Medical Oncology。 阿昔替尼(Axitinib)由美国辉瑞公司开发,于2012年在美国获批上市,是一种口服药,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激酶靶向药物,临床上用于既往治疗失败的进展期肾细胞癌患者
微生物发酵生产水平主要取决于菌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和培养条件,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经过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那这篇文章贝博app手机版生产厂家主要给大家说的就是氨基酸发酵。 氨基酸在医药、食品、化妆品、饲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赖氨酸、谷氨酸、鸟氨酸、缬氨酸、苏氨酸、高丝氨酸、脯氨酸、异亮氨酸、谷氨酰胺、精氨酸等氨基酸,现在均能用谷氨酸棒杆菌、短杆菌等野生型菌株或其变异株进行发酵生产。通过用微生物酶或酶活力高的微生物进行转化,不仅能合成天然氨基酸,就是非天然氨基酸也能合成,甚至可合成用微生物直接发酵法尚难合成的不少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