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雄异株
棕竹为丛生灌木,茎干直立,高1-3米。茎纤细如手指,不分枝,有叶节,包以有褐色网状纤维的叶鞘。叶集生茎顶,掌状,深裂几达基部,有裂片3-12枚,长20-25厘米、宽1-2厘米;叶柄细长,约8-20厘米
构树DNA能佐证台湾为南岛语族原乡吗? / 钟国芳副研究员(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讲 题 构树DNA能佐证台湾为南岛语族原乡吗? 讲 者 钟国芳副研究员(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演讲简介 构树是广泛分布于东亚、在台湾极为常见的“雌雄异株”树种,其树皮也是太平洋原住民制作“树皮布”的主要原料。根据构树DNA分子遗传资料,我们团队发现,太平洋原住民用于制作树皮布的构树均为源自台湾的雌性构树。在此演讲中,我将分享植物系统分类学背景的我是如何理解太平洋人类学,并解释构树DNA为何能佐证台湾为南岛语族原乡,提供了“出台湾说”第一个民族植物学证据
白果树也叫银杏树,是银杏科银杏属高大落叶乔木,白果树的果实就是白果。白果树雌雄异株,单性花,白果树可以用扦插繁殖,也可以种子繁殖,用种子繁殖的白果树要20-30年才能结果,所以白果树又叫公孙树。白果树是我国特有品种,被称为地球上的活化石,我国江苏泰兴是白果之乡
如果你想知道恐龙时代在树冠下行走是种什么感觉的话,试试去南非德班植物园伍德苏铁的树下漫步吧。这棵树是伍德(John Medley Wood)于1895年在南非的KwaZulu-Natal地区发现的。由于发现的是雄株,没有雌株,所以不可能产生伍德苏铁的种子
前几天我从一条大马路经过,看到路旁的茄苳树结实累累,回来上网查询,发现它的名称也可以写成“茄冬”。“茄苳”与“茄冬”这两个名称在辞典是如何解释的呢?请看本文介绍。 茄冬,《国语辞典》解释如下:注音是ㄐㄧㄚ ㄉㄨㄥ,词义是重阳木的别名
灌木或乔木状;茎单生或丛生,有时很短,直立或倾斜,通常被有老叶柄的基部或脱落的叶痕。叶羽状全裂,羽片狭披针形或线形,芽时内向折叠,基部的退化成刺状。花序生于叶间,直立或结果时下垂;佛焰苞鞘状,革质;花单性,雌雄异株;花小,黄色,革质;雄花花萼杯状,顶端具3齿;花瓣3,镊合状排列;雄蕊6或3(9),花丝极短或几无;雌花球形,花萼与雄花的相似,花后增大,花瓣3,覆瓦状排列,退化雄蕊6,心皮3,离生,每室具1枚直立胚珠,通常1枚成熟,无花柱
根:常绿小乔木 ,高约15米,幼枝无分枝,老树则有分枝。根淡黄色,食用味极苦。 茎:树干直径可达30.5厘米,树皮暗灰色或褐色,嫩枝呈赤褐色,茎顶部有明显叶脱的痕迹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花。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7米,树皮灰白色。叶对生,革质,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3~8厘米,先端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有锐细锯齿,叶脉6~8对,向下面突出;叶柄短
椰枣,布于西亚、北非以及中国的福建、广西、云南、广东等地,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在西亚和北非沙漠绿洲中常见的绿色乔木。椰枣树树干高大挺直,树叶呈羽状复叶形,叶片狭长,类似于椰树
包头蜀桧也叫塔柏,是松杉目、柏科、圆柏属圆柏的栽培种,包头蜀桧基地种植了大量蜀桧,蜀桧常绿乔木或小乔木,树皮褐灰色,条裂,枝条排列疏松,鳞叶在小枝上交互对生,有香气,坚韧致密,紧贴小枝,偶见三叶轮生,先端锐尖或钝,微内曲,无蜡粉,有腺体,腺体椭圆形,位于叶背基部,雌雄异株,稀同株。蜀桧耐腐力强。球果卵圆形或近球形,熟后紫黑色或蓝黑色,被白粉,种子1粒,卵圆形,具树脂槽,两侧或上部有钝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