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区
4月23日,由中国水利学会水力学专业委员会冰工程学组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冰工程学术研讨会”在合肥工业大学召开。 会议以“寒区环境与工程”为主题,围绕河冰、海冰、雪、冻土工程的相关科技问题进行学术研讨与成果交流。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冰工程研究领域与应用管理单位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参加本次会议
该项目成果包括五方面:生态经济学的研究进展,理论篇;生态经济学的研究进展,实践篇;上升型的生态视角;生态经济学的集成研究框架;第三窗口——超越牛顿和达尔文的自然生活。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第十九条第一项和第十二条的规定,给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原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通报批评。 澎湃新闻曾报道,1月12日,记者在中国知网查询到,徐中民所著的两篇研究“导师夫妇”的论文《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I):集成思想的领悟之道》、《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II):理论框架与集成实践》,发表于2013年第5期《冰川冻土》期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监督委员会”)在对基金项目进行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原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徐中民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批准号91125019)申请书中,多名参与人员的身份信息与他们发表论文中标示的身份信息不符。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第十九条第一项和第十二条的规定,给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原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通报批评。 经调查核实,徐中民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批准号91125019)第4至第9参与者共6人的职称均填写为助理研究员,但其中5人在项目申请时(2011年3月)是徐中民指导的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另1人是徐中民项目组临聘人员,无职称
一是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为导向,围绕氟化工、活性炭、食用菌、林果等特色主导产业,鼓励企业与中国农科院、南京林业大学等23所院校合作,共建国家食用菌改良中心、生物质气化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全市搭建了省级以上“12347”科技创新平台,即建成了河北省寒区密植果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3家、院士工作站4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