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总额
上半年GDP百强城市出炉,菏泽位列68 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武 霈) 随着各地上半年GDP相继公布,2020上半年GDP百强城市名单出炉,尽管较去年同期各地GDP增速均有所下滑,但与今年一季度增速相比,大多数城市经济已经明显恢复正增长。其中,菏泽作为全省唯一一名排名上升的地级市,以1661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位列百强榜第68位。 整体看,各地第一、二产业增速明显高于第三产业增速
国家统计局今日(7-15)公布了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0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比第一季度放缓0.2个百分点。 二季度经济增速尽管有所下行,但依旧运行在6%左右的区间,“稳”字依旧是主旋律。这在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实属不易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在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649亿,比去年增长8.0%。其中,全国网上零售额106324亿,比去年增长16.5%。可见,网购已经成为大多数消费者的首选
本文摘要:上半年零售额达4.82万亿元——网络零售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商务部8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全国网上零售额达4.82万亿元,同比增长17.8%,比一季度加快2.5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82万亿元,增长21.6%,占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9.6%,比一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44.8%,比一季度提高3.6个百分点。 上半年零售额达4.82万亿元——网络零售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商务部8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全国网上零售额达4.82万亿元,同比增长17.8%,比一季度加快2.5个百分点
据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4月,汕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4.62亿元,同比下降0.1%。 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分类看,消费升级类商品增势良好,“金银珠宝类”和“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6.8%和12.3%;权重最大的汽车市场销售回落,“汽车类”零售额同比下降2.4%;“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2.8%。 1—4月份,全市限上批发零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4%
导读: 日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就如何提振汽车消费等问题,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多措并举,通过优化环境、增加供给、促进升级、拓展消费等重点方面入手,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我国汽车消费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就如何提振汽车消费等问题,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多措并举,通过优化环境、增加供给、促进升级、拓展消费等重点方面入手,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我国汽车消费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4月1日起,制造业等行业的增值税税率从16%降到13%,关于增值税税率调整对于提振汽车消费的影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对此表示:我们注意到,在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下调政策出台以后,部分汽车企业调低了车辆的销售价格,油价、汽车零部件等相关产品价格也有所下调,这降低了消费者购车成本、用车成本,同时汽车制造企业也可以将更多资金投入到产品的提档、升级,给消费者带来更多更好的选择
19日,记者从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上半年,山东将继续发放2亿元汽车消费券,支持消费者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燃油乘用车、报废旧车购买新车。 据介绍,去年5月以来,山东相继出台了促进汽车消费的系列措施,发放汽车消费券9.8亿元,拉动汽车消费438亿元。今年上半年,山东继续发放2亿元汽车消费券,支持消费者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燃油乘用车、报废旧车购买新车,三种购车类型最高分别发放6000元、5000元、7000元消费券
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1月经济指标,11月的经济数据超越预期,其中汽车行业的总量大,增速高,贡献明显。在国家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刺激下,汽车市场的乘用车市场增长喜人,这主要是乘用车行业的需求弹性大,在夏季低迷后,4季度乘用车需求回暖,厂家产销高增长,为稳增长贡献较大增量。 2015年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3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2%
广州市商务局8月11日称,广州会展业已恢复正常。受益于展会举办,7月至今广州琶洲地区各酒店入住率大幅回升,部分已超过八成。 广州琶洲地区(国际会展中心所在地)各展馆一个多月来,已经成功举办36场展会,合计展览面积约88万平方米,参展参观人数合计约70万人次
5月份,我省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两手抓”,加大“六稳”“六保”工作力度,加快推进全省经济社会进一步恢复正常运行,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回升,经济延续向好态势。 5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4%;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3%,降幅比1-4月份收窄0.3个百分点。 5月份,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股份制企业下降3.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同比下降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