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村
恩施这些地方入选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1月16日,经推荐、评选、公示等环节,司法部、民政部发布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名单。 此次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包含全国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东窑村等1136个村(社区),是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先进典型。 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一般要具备村级组织健全有力、民主制度规范完备、法制建设扎实有效、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四方面条件
吉州区委常委金启云介绍了兴桥镇脱贫攻坚总体情况,对省妇幼保健院在甫里村精准扶贫工作中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医院驻村工作队的工作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为体现党和政府对贫困户和基层一线扶贫干部的关心关爱,帮助贫困户过上一个平安祥和的新春佳节,1月16日早上七点,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王峰带领党务干部一行10人冒雨驱车前往扶贫点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甫里村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探望贫困户和驻村干部。吉州区委常委金启云、区扶贫办主任龚良彬、兴桥镇党委书记杜卫华、兴桥镇纪委书记赵勇等参加座谈
8月25日至26日,重庆市永川区政协副主席张健一行到红塔区、澄江市学习考察乡村振兴工作情况。市政协副主席郭亚钢一同考察。 考察组先后到澄江市小湾特色民宿示范村、寒武纪小镇、右所镇马房村、澄江市规划馆和红塔区大营街幸福小镇等地进行考察,了解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村庄规划、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情况
日前,记者从东升镇召开的创建市级“生态示范村”工作会议上获悉,近期该镇又有裕民、同乐、新胜、同茂、利生、坦背6个条件成熟的社区村加入创建市级“生态示范村”行列。 据了解,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生态示范村”创建活动,是自2010年以来,我市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环境质量、加快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加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其创建标准,为所属社区村必须达到有生态建设规划、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公厕、环境管理制度等基本要求
台安新恒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包土地拍卖会 2023.3.10 辽宁正和拍卖有限公司受委托,定于2023年3月10日上午9:30分在辽宁省公共资源拍卖网公开拍卖下列标的: 发包土地,面积14.5亩,位于新台镇与桑林镇之间,示范村北组,每亩起拍价300元(一年),承包期限30年,保证金3万元, 展示时间地点:2023年3 月6-7日标的物所在地。 报名时间:2023年3月 8-9日15时止。 有意竞买者持有效证件和保证金收据到辽宁正和拍卖有限公司或网上办理竞买登记手续,逾期不予办理
为促进街道党建品牌提升,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双发展、双促进,昆明市安宁市温泉街道聚焦党建品牌创建,努力打造“清朗甸中 沃野千里”特色品牌。 推行“党员红黑榜”公示制度,夯实基层战斗堡垒。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和5个村小组党支部活动阵地的醒目位置制作“党员红黑榜”,宣传党员干部优秀事迹,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人民网雄安12月10日电 (王红)雄安新区将打造包括“无废机关”“无废学校”“无废社区”“无废公园”“无废商超”“无废景区”“无废工地”等在内的100个“无废细胞”示范点及10个“无废乡村”示范村,全面构建具有雄安特色的“无废城市”建设格局。 记者从12月10日举行的雄安新区“无废城市”宣传月启动仪式上获悉,目前,雄安新区在历史遗存固废全量处理、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无废细胞”创建、宣传体系建设等模式打造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2019年4月,雄安新区入选全国首批“无废城市”试点,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在大规模开发建设过程中,从规划初期即融入“无废城市”理念的试点城市
3月10日,宜都市红花套镇渔洋溪村在徐家祠堂片区邻里议事厅召开户长会,就橘园流转、精品园建设、电商发展等事情共谋共议,推进和美湾组建设。 村党总支书记徐继波对村集体经济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介绍,承诺一定会在保障村民利益的前提下,开展橘园流转工作。并对村民提出的土地流转流程、价格及务工等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3月春日暖阳,湖北恩施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来到宣恩县高罗镇板寮村开展调研考察活动。本次调研活动围绕着“高校思政助推乡村振兴”的主题,旨在深入了解板寮村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社会变迁、产业发展,发掘乡村发展的成功经验,深化校地共建,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阳光明媚、虫鸣协奏、炊烟袅袅、流水潺潺,这就是我向往的山水田园啊!”,“天蓝、地绿、山青、水秀,板寮村仿似一幅灵动的乡村画卷”
公司积极打造以“农化知识传播体系、现场服务指导体系、测土配方施肥服务体系”为主要职能的农化服务体系,公司还实行“总农艺师制度”,分布在各地的17家分公司共聘请了17名总农艺师、85名农艺师,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服务。 公司在国内农资行业率先开通了800免费服务电话和400客服系统,常年聘请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的专家教授,在线解答农民种植、施肥的疑问;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常年合作,创办国内农资行业唯一一个直接面向农民的公益性栏目——“中化农业广场”,传播科学施肥、科学种植和防治病虫害知识,开辟了直接为农服务的“空中课堂”,2004年以来累计听众数量超过16亿人次;与《农民日报》、《农资导报》等面向三农的报刊合作,利用专家资源和800 电话鲜活的信息资源,常年开辟“农化服务专版”,成为直接指导农民科学种田的“明白纸”。 公司在全国主要农业大县建设科学施肥示范村5000多个,开展科学施肥、平衡施肥服务,直接受益和辐射带动耕地面积可达上亿亩,受益农民上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