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记忆中,有一首顶美的诗,让人神往,那是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记忆中,有一首顶美的诗,让人神往,那是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来苏州可以来七里山,山塘老街全长360米,山塘街白天就是比较热闹的古街古镇,拍照也不错,而到了夜晚,夜景美不胜收,可以选择乘船游玩,晚上听说还有戏台表演。夜晚灯火通明的整个街道,让许多摄影爱好者都会来此大展身手。 苏州的糖粥非常好喝,这其中有一家叫做桃花源,非常有人,排队的人络绎不绝
这件清邓孚嘉竹根雕陶渊明赏菊,高14.4 厘米。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以爱菊出名,后人把他列入“四爱”(即右君爱鹅,陶潜爱菊,浩然爱杨,茂叔爱莲)之一,并常作为艺术创作的题材。这件竹雕便是以陶渊明爱菊微题材,作者以竹根雕制,根据竹根部分的天然姿势镂刻加工,采用圆雕手法,表现陶渊明的归田隐居生活
2019年6月22日 《艺术名家大讲堂》第24讲 朱青生《东西方艺术与科学的价值探究》 2019年6月02日 《艺术名家大讲堂》第23讲 潘晖诺《艺术思维与脑科学》 2019年6月02日 《艺术名家大讲堂》第22讲 谢胜文《气韵--中国画艺术创作与鉴赏的灵魂》 2019年6月02日 《艺术名家大讲堂》第21讲 傅谨《戏曲与中国精神》 2019年5月26日 《艺术名家大讲堂》第20讲 钱志熙 《陶渊明的生命观与陶诗的三种境界》 2019年5月26日 《艺术名家大讲堂》第19讲 任平 《中国书法的学习和赏析》 2019年5月26日 《艺术名家大讲堂》第18讲 黄朴民 《大视野下的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 2019年5月26日 《艺术名家大讲堂》第17讲 赵塔里木 《中国跨界民族的音乐文化记忆》 2019年5月26日 《艺术名家大讲堂》第16讲 俞虹《纪录片的魅力》
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栽培的花卉,赏花,没有一个人不爱。可以看出,从古代的时候,很多文学作品中,我们的劳动人民从周代已种植了很多花草树木,其中有一些是兼具观赏,食用,药用效果。孔子曾经说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作文 读《孟母三迁》有感] 孟母,一位家喻户晓的母亲,家境并不好,但她不怕苦独自一人将孟子拉扯大,将孟子培养成一位伟人,作文 读《孟母三迁》有感。 孟母一生吃尽了苦,但为了将孟子培养成一代英才,再大的苦他也吃得下,孟子早年丧父,仅靠孟母一人在家做些零工补贴家用,孟母曾三次搬家,是由于孟子,因为孟子年纪太小什么事都比较喜欢模仿,第一次搬到了一个闹市,那里的叫卖声整天连续不断,孟子也学起了他们,整天叫卖,孟母立刻认为这个地方并不是我儿可以居住的地方,不能让他受到这个环境的迫害,第二次孟母搬迁到了一个办丧事的地方,这次孟子没有再次叫卖过,孟母认为这个地方可行,没想到过了几天,孟子经常和小朋友们一起学起大人们哭丧,孟母知道后认为这还不是我儿居住的地方,于是孟母又搬到一个学堂的旁边,孟子每天醒来时就能听见读书声,孟子觉得好奇,于是孟子就经常跑去学堂的外面听他们读书,并且自己跟着学习,盗了最后孟母想尽方法让孟子进入学堂,孟母这才安心,读后感《作文 读《孟母三迁》有感》。 在现实的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爸爸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从小受到了爷爷的熏陶,他为人正直,真诚
春季是森林火灾多发期,野三坡百草畔景区作为国家森林公园,春季防火工作更是重中之重。为确实做好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增强游客防火意识,构建“和谐”“平安”景区,4月4日野三坡百草畔景区携手方太集团,举办“方太集团走进野三坡森林防火宣传活动”。 通过专业的消防人员进行防火知识的普及和防火器具的演练,给游客上了一场生动的森林防火课程
中小学生们都已经放假了,家长们都在筹划着暑期亲子旅游,带着孩子在感受大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增长下知识。为迎接暑期的到来,进一步充分发挥九江市教材景观基地的独特资源优势,九江旅游局推出了“跟着课本游九江”主题线路。根据九江旅游局的线路推荐,暑假期间中小学生游客们,可以到石钟山亲耳聆听苏轼于《石钟山记》中描述的“�U坎镗�O”之声,到庐山一睹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瀑布的雄浑、激荡
安徽池州有千载诗人地的美称,礼拜、杜牧、陶渊明、苏轼等都留下过文化珍品。徽派建筑气质独特,仿古门窗是仿古建筑的点睛之笔。池州仿古门窗价格多少? 池州仿古门窗价格咨询冠墅阳光仿古门窗,厂家批发铝合金仿古门窗
12月17日14时,山东大学副教授徐昌盛博士来我院作了题为“魏晋风度及其诗歌呈现”的讲座,与中文专业的学生畅谈魏晋文学。 讲座共分为三个部分。徐博士以1927年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提出“魏晋风度”导入,采用学界的通常说法,把魏晋风度解释为“形神融合所产生的风度”,实际上,它不仅仅指外在的这种表象,更主要的是人的精神内涵、人的精神气质所形成的对他的言谈举止和仪容的影响,就是内外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