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性
本报南宁讯 (记者/陈静)为改变我区农产品加工业起步较晚的不利局面,推动全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高质量发展,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日前印发相关方案,力争到2021年底新增认定县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10个以上。 我区将根据各地资源及产业发展优势,认真筛查、梳理、挖掘一批具备创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条件的主体,到2021年底,力争全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总数达到120个以上,进一步扩大我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规模,增强集聚区引领发展、辐射带动作用。 为提升集聚区专用原料基地建设能力,我区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粮油示范基地、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养殖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等多种形式规模化经营,推行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建立稳定的农产品加工业原料生产基地
中新网天津10月13日电 (记者 张道正)中英石墨烯产业创新高峰论坛暨中英现代产业合作伙伴关系对话,13日下午在天津滨海新区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示范基地启幕。 该论坛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英中贸易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以“产业创新·国际融合”为主题,旨在分享交流中英新材料、智能制造领域*新动态,搭建两国产业创新合作平台,推进两国产业合作交流、推动两国产业项目对接。 作为论坛的重磅活动,天津石墨烯创新中心也正式落户揭牌,该中心落户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协同创新示范基地,中心将联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在新材料领域的科研优势,致力于石墨烯及其他二维材料的研究和技术开发,着力构建集石墨烯应用技术创新、中试及产业化为一体的石墨烯创新生态系统
欢迎您进入辽宁省体育局局长信箱,您可以对辽宁省体育局的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也可以就体育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问题进行咨询。我们将对您的来信内容进行研究,并就有关问题作出答复。对于涉及带有共性的有关问题,我们将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认真研究之后,统一在我厅的网站上答复您和其他提出相关问题的人士,并请您留意我们在网站的答复
市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区、县(市)科技局,钱塘新区经发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农业与社会发展领域重大关键技术研发攻关,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扎实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根据《杭州市农业与社会发展科研资金管理办法》(杭科农〔2020〕86号),经研究,决定公开征集2020年杭州市农业与社会发展科研重点项目选题,现将具体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重点支持现代农业、生态环保、生物医药、医疗卫生、公共安全(食品安全)、节能减排、智能亚运等民生公益领域的重大需求、亟需解决的共性技术的研究攻关和应用示范。 1.本次征集选题采用限额申报的方式:每个单位(医院)限报1项(除市属高校、综合性科研单位);市属高校、综合性科研单位限报4项(同一技术领域限1项);高新区、萧山区、余杭区、西湖区、钱塘新区科技局限推荐3项,其余区、县(市)科技局限推荐2项。 2.申报选题必须重点围绕杭州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上城区、下城区、拱墅区、江干区、高新区、萧山区、余杭区、钱塘新区等区、县(市)重点推荐社会治理、生命健康、节能环保、智能亚运、数字农业等领域,富阳区、临安区、桐庐县、建德市、淳安县等区、县(市)重点推荐乡村振兴、生命健康、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等领域
雷尼绍与上海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 2019年5月6日上午,深圳市3D打印制造业创新中心在坪山正式开园,3名院士入驻筹备建立院士工作站,一批项目正式入驻创新中心。 深圳市3D打印制造业创新中心被列入深圳市“十大行动计划”的“十大制造业创新中心”之一,是国内为数不多的3D产业创新中心之一,可以填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之间的鸿沟,为行业提供共性技术和技术标准。 深圳市3D打印制造业创新中心由深圳光韵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建立,将联合大学、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打造“政—产—学—研—用—资”一体化的创新平台
研究院作为推动电池电动车产业发展的“政产学研用”平台,自成立以来,按照“实验室共建、人才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紧紧围绕产业中急需的关键重大共性技术问题,科研前置,强调问题导向、市场导向,从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创新研发机制,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一是为电池及材料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基础支撑平台; 二是为企业提供研发、检测、小试、中试等整套产业化服务; 三是与企业建立协同创新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定点联合实施项目攻关合作,围绕企业生产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技术瓶颈进行攻关,提高企业产品档次及质量,推动行业技术升级; 四是与企业共享高水平人才队伍; 五是将及时响应企业需求,为其研发、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主要完成单位:金莎娱乐app都市农业研究所,北京市门头沟区科技开发实验基地,济南天卉玫瑰生物科技有限企业,小金县夹金山清多香野生资源开发有限责任企业,西昌昌泰香料有限责任企业 本成果针对我国玫瑰产业发展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开展了玫瑰生产种植、梯次利用加工、新产品开发、特色农业生态旅游产业构建等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筛选出优良品种6个、系统培育出“昌泰1号”玫瑰新品种1个,研发了其配套栽培技术体系9套。研发了玫瑰梯次利用加工技术体系27套,建立了试验示范基地21个,开发了玫瑰系列食品、洗化、功能性新产品27种,填补了国内同专业领域系统研发的空白
10月25日下午,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志波到高分子学院调度第十一次党代会重点任务推进情况。 李志波强调,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攻克关键共性技术是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重点工作,对于提高我校科技创新实力,实现“特色鲜明、走在前列”高水平大学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分子学院是我校的一面特色鲜明的旗帜,科研基础扎实,历史沉淀深厚,有条件、有责任走在全校科技创新的前列
环氧树脂优良的物理机械和电绝缘性能、与各种材料的粘接性能、以及其使用工艺的灵活性是其他热固性塑料所不具备的。因此它能制成涂料、复合材料、浇铸料、胶粘剂、模压材料和注射成型材料,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环氧树脂在涂料中的应用占较大的比例,它能制成各具特色、用途各异的品种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20年智能工厂普及率超过20% 在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其中提到:2020年我国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普及率将超过20%。 工信部装备司司长李东解读规划时说,智能制造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