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
近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2018年“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资质评估推介”工作结果。887700线路检测中心顺利通过中国博物馆协会审核和评议,荣获中国博物馆陈列展览施工壹级资质。这标志着公司在博物馆施工领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中新网12月20日电 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消息,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印发《关于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认真做好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级文物部门认真学习国务院10月8日发布的《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按照《通知》要求及时成立相应的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文物普查工作机构,督促文物收藏比较集中的部门和重要文物收藏单位成立普查工作机构。 按照《通知》要求,省级文物行政部门要制定本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宣传方案、培训方案,以及本省可移动文物普查的程序和操作规程,建立可移动文物认定专家库
据兰州晚报报道 近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2022年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考古发掘项目进展情况和主要发现,并初步得出结论,武威地区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以汉文化为统摄,并融合有吐谷浑、吐蕃等多民族文化的基本面,这也是该考古发掘项目今后需要重点诠释的方向。 “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考古”项目是“十三五”期间,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丝绸之路考古重大项目之一。根据该项目“五年计划”和《2022年武威地区吐谷浑王族墓葬群考古工作计划》,2022年6月开始,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吐谷浑王族墓葬群考古发掘项目组进驻发掘区,开始对4座墓葬进行考古发掘,发掘工作正在进行中
近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和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在北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对旧石器时代到唐末的归类考古材料以及至少250年以上的古迹雕塑和壁上艺术实施进口限制的谅解备忘录》,有效期5年。 中美两国于2009年1月14日首次签署此谅解备忘录,2014年延续5年有效期至2019年1月,期间成功实现两次中国流失文物的返还行动。中美再次签署限制进口中国文物政府间谅解备忘录,反映了两个大国在文化遗产领域携手合作,共担全球责任的共同决心,对于在全球范围内打击文物盗窃、盗掘和走私,扩大政府间合作,保护文物安全将起到积极作用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棺将开启 墓中曾现盗墓“白手套” 原标题: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棺将开启 发掘中曾现盗墓“白手套” 新京报快讯 (记者罗婷)今天上午,西汉海昏侯墓进入主棺清理发掘阶段。专家称,出于保护文物需要,或改变此前现场直接开棺的方案,而是在实验室内进行开棺提取。墓主人之谜,将在开棺后揭开
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了《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广东省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拟推荐名单的公示》,台山六处文物榜上有名,其中川岛就有四处,到底有哪些地方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工作的通知》要求,广东省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评审、专家现场评估等程序已完成。现将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拟推荐名单予以公示。 其中,“南海Ⅰ号”水下文物保护区2015年12月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为第一批广东省水下文物保护区
商务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 近日,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文物局、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了《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坚持历史传统与示范引领并重、保护促进与规范管理并举,聚焦充分发挥老字号在消费促进、产业升级、文化引领、民族自信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对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的总体要求、基本条件、申报认定、动态管理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和要求。《办法》提出要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中华老字号名录,推动中华老字号顺应市场机制、守正创新发展,引领带动更多市场主体实现高质量发展,着力提振发展信心,加快品牌培育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2022年9月1日,“繁星盈天——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在郑州博物馆文翰街馆拉开帷幕。 本次展览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和郑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博物院、郑州市文物局协办,郑州博物馆具体承办。展览共四个单元,带领观众走进考古发现的中国历史,探索东亚人类起源、中华文明探源、夏商周青铜文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等历史问题
发布时间:2018-02-05文章出处:中国新闻网作者:刘占昆 江西南昌去年7月发现一处距今近2000年的东汉至东吴时期古墓群。历时半年多的抢救性发掘,目前已清理墓葬11座。其中一座东汉古墓为“一名大人与五名小孩”的六棺合葬墓,葬制全国少见
北京市文物局与天津大学15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北京古建筑研究院在天津大学揭牌成立。 天津大学是中国国内较早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的高校。早在上世纪40年代,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前身就为紫禁城建筑留下宝贵测绘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