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
2011年1月,中国物流与订购联合会(CFLP)中国制造业订购经理指数(PMI)为52.9%,比上月回升1.0个百分点。 从各分项指数来看,整体呈现出有所回升态势。 同上月比起,订购量指数、进口指数、购置价格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有所下降,其中进口指数、购置价格指数升幅多达2个百分点;其余各指数皆有所不同程度上升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月31日发布数据,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以上,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1月份,随着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制造业PMI升至50.1%,重返扩张区间,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8个高于上月。”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说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主席保罗·格蕾斯曾说:“21 世纪的社会,一切都是项目,一切也必须将成为项目。”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面对各种生存压力,项目管理已逐渐成为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利器。要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实现自身的业务发展,企业必须通过不断的优化和调整管理方式,对项目管理的意义有清晰认知,尽早实施项目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内地11月份官方制造业PMI报48,按月再跌1.2个百分点,创7个月新低;非制造业PMI报46.7,跌2个百分点。两均数据均低于荣枯线,并差过市场预期。官方指,制造业下行压力加大,非制造业景气水平走低
【摘要】9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8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71亿元,同比增长0.5%,为今年以来首次正增长。图为消费者在山东青州市某集贸市场上选购水果。 9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8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71亿元,同比增长0.5%,为今年以来首次正增长
主持人孙华:昨日,国新办举行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新闻发言人称,7月份以来,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持续显效发力,经济克服了疫情和汛情的不利影响,继续保持了稳定复苏态势,主要指标继续回暖。今日本报从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数据、7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等给予解读
据韩国《中央日报》7月6日报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计数据显示,其35个主要成员国5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9.6%,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创34年来最高纪录。OECD分析认为,俄乌冲突、世界粮食作物欠收等导致的能源及食品价格暴涨是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从具体国家来看,5月份,土耳其(73.5%)、爱沙尼亚(20.0%)、立陶宛(18.9%)等10个OCED成员国CPI呈两位数增长;美国(8.6%)、英国(7.9%)、德国(7.9%)、加拿大(7.7%)等国物价同样居高不下;日本是OECD国家中CPI增长率最低的国家,同比增长2.5%,韩国增长率第五低,同比增长5.4%
据韩国《中央日报》7月6日报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计数据显示,其35个主要成员国5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9.6%,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创34年来最高纪录。OECD分析认为,俄乌冲突、世界粮食作物欠收等导致的能源及食品价格暴涨是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从具体国家来看,5月份,土耳其(73.5%)、爱沙尼亚(20.0%)、立陶宛(18.9%)等10个OCED成员国CPI呈两位数增长;美国(8.6%)、英国(7.9%)、德国(7.9%)、加拿大(7.7%)等国物价同样居高不下;日本是OECD国家中CPI增长率最低的国家,同比增长2.5%,韩国增长率第五低,同比增长5.4%
据韩国《中央日报》7月6日报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计数据显示,其35个主要成员国5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9.6%,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创34年来最高纪录。OECD分析认为,俄乌冲突、世界粮食作物欠收等导致的能源及食品价格暴涨是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从具体国家来看,5月份,土耳其(73.5%)、爱沙尼亚(20.0%)、立陶宛(18.9%)等10个OCED成员国CPI呈两位数增长;美国(8.6%)、英国(7.9%)、德国(7.9%)、加拿大(7.7%)等国物价同样居高不下;日本是OECD国家中CPI增长率最低的国家,同比增长2.5%,韩国增长率第五低,同比增长5.4%
我国外贸结构继续优化提升 前10月进出口总值增长9.5%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4.62万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出口19.71万亿元,增长13%;进口14.91万亿元,增长5.2%;贸易顺差4.8万亿元,扩大46.7%。 数据显示,前10个月,我国对东盟、欧盟和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