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发电量
老挝南塔河一号水电站位于老挝北部博胶省,总装机容量16.8万千瓦,安装3台5.6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年发电量7.2亿千瓦时,将于2018年建成投产发电。该项目经过多轮筛选,最终采用固力士品牌钢筋连接产品。 老挝南塔河1号水电站是南方电网公司在老挝境内以BOT方式投资建设的第一个电源项目,电站坝址位于老挝北部湄公河一级支流南塔河上,总装机容量16.8万千瓦,工程静态总投资约20亿元人民币,特许经营期限30年,项目电量由老挝电力公司包销
走进长顺镇德胜村,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排排光伏发电板,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德胜村4.207千瓦村级扶贫电站是我县最大光伏扶贫电站,一年预计发电590万度左右。 据了解,第二批6.669兆瓦光伏扶贫村级电站项目于2019年8月启动
清电硅业有限公司属于清电科技集团全资子公司,清电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04月02日,注册资本5亿元。是国内知名的以风能及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企业,旗下控股及关联公司30余家。截止到目前公司在北京市、河南省、新疆自治区、黑龙江省、河北省、陕西省等地已储备风电及光伏资源约12GW,其中在河南省已落地投运风场5座,年发电量可达7亿千瓦时
产业含钢铁、水泥生产、矿业、新能源开发及物流贸易。建有全国第三大钒钛综合利用基地,拥有年产含钒钢500万吨、钢600万吨,钢材700万吨(其中建材500万吨),钒1.5万吨、水泥1200万吨,矿石储量达的3.8亿吨以上产业规模,在西南地区建筑钢材大规模生产、品种规格齐全,并拥有资源丰富,物流仓储能力强的企业。在新能源开发中,拥有12MW高炉煤气余热发电机组一套,具有年发电量约1亿kWh的能力;2000m3/a钒电解液示范生产线一套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文件,抓紧编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和分领域分行业实施方案,谋划金融、价格、财税、土地、政府采购、标准等保障方案,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我国将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把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作为当前工作重点,严控增量项目,加快存量项目改造升级,扎实开展钢铁、煤炭去产能“回头看”,严防过剩产能死灰复燃。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工业、农业、服务业等绿色低碳发展
内蒙古粤电蒙华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和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公司已于2012年2月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注册成立,公司主要从事内蒙古地区的风电及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开发建设和管理。 内蒙古粤电蒙华白云鄂博风电供热项目工程场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境内,场址面积约37.42km2,项目建设规模100MW,共安装40台25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年发电量23828.13万kWh。项目实施后可利用风电限电替代燃煤进行供热,既合理解决限电问题,又从需求侧对电网进行调峰,在改善能源结构、节约煤炭资源、增加电力供应等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
8月3日,萍安钢铁35MW高温超高压煤气发电项目一次并网发电成功。这套发电机组是江西省冶金行业同类型发电机组中第一套,国内同类型小型发电机组第三套。 该项目总投资9800万元,是萍安钢铁投入近10亿元环保提升规划中第一个完工的项目,配备了萍安钢铁目前效率最高的发电机组,与原有中温中压发电机组相比,热效率可提高三分之一
贵州省习水鼎泰能源开发有拊鹑喂司于2004年6月成立,公司正在筹建习水二郎电厂,选址在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二郎乡,是典型的坑口电厂,规划装机容量4×660MW,总投资约90亿元,一次规划,分期建设。一期工程拟建2×660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同步建设脱硫、脱硝装置。该项目1、2号机组已于2013年9开工建设,计划2015年9月、12月实现投产发电,3、4号机组已具备上报核准条件,计划年内获得核准
生物质能作为一种重要的新能源,其技术成熟,应用广泛,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国际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但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仍处于发展初期,受限于农村市场,专业化程度不高,大型企业主体较少,市场体系不完善,尚未成功开拓高价值商业化市场。 迄今,生物质能一直处于“一入能源深似海,从此碰壁是常态”的尬尴局面
8月26日至9月5日,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对祁韶特高压进行年度例行停电检修,国网湖南电力的工作人员在近百米的高空开展精细化检查和消缺工作,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祁韶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重点推进的“西电东送”项目,起于甘肃祁连山换流站,止于湖南韶山换流站,途经甘肃、陕西、重庆、湖北、湖南5省(市),线路全长2383公里,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输送距离最远的新能源输电通道,也是首个“特高压入湘”工程。该工程建成投产两年多来,为全省电力供应、电网运行方式及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