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其前身为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及前中央地质调查所等机构的古生物室(组),目前是我国唯一的从事古生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与古植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的专业机构。 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教授为首任所长,此后斯行健院士、赵金科院士、吴望始研究员、曹瑞骥研究员、穆西南研究员、沙金庚研究员、杨群研究员先后任所长,现任所长詹仁斌研究员。 欢迎社会各界朋友、学术界同仁和古生物爱好者访问本所网站! 本所拥有一大批专业人才,其中14位科学家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众多专家在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主席、副主席、选举委员和通讯委员等职
先欧系列高通量冷冻多样品组织研磨仪是一种特殊的、快速的、高效率的、多试管的一致系统。它能将任何来源(包括土壤、植物和动物的组织/器官、细菌、酵母、真菌、孢子、古生物标本等)的原始DNA、RNA和蛋白质进行提取和纯化。 触摸屏显示: 微电脑控制,大屏幕5寸触摸屏,显示工作状态; 3.标准配制:可选两种规格适配器; 4.工作原理:机械振动,通过珠/球等在样品管内震荡实现样本的破碎; 6.振动频率:≥100~1500次震动/分钟,档位可调; 7.样品容量:标准2ml或1.5ml离心管,适配器可放入-80℃预冷; 8.震荡时间:≥10s~99min,可调; 14.工作时安全锁,全程保护 ,具备风冷功能; 17.工作时间 :0秒-99分钟,用户可自行设定; 20.可进行10段编程程序控制
石油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地球上现在还剩下多少石油? 石油是由古生物遗骸在地下受到高温和高压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液体矿物质,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现在,关于地球上剩余石油量的估算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但是大多数人都认为,石油的储量已经不足以满足未来几十年的需求。专家估计,目前世界上可抽取的石油量约为1.6万亿桶,而世界每年的石油消费量约为31亿桶
专业简介: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高度社会责任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球化学高素质应用研究型高级专业人才。掌握地球化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以及较为系统的地球科学专业知识;掌握有关测试手段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专业相关方向的基本野外和室内实验分析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和良好的科学素养。毕业后能在与地球化学、地质学相关的资源、环境、海洋、材料等方面从事生产、测试、科研、管理等工作
5月17日至23日,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将举办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 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今年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主办的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包括知识竞赛、现场主题宣传、专题展览、科普活动等内容
河北邯郸发现早古生代奥陶纪“角石古生物化石” 新华社石家庄8月4日电(记者白明山)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日前发现了“角石古生物化石”,这是距今4.38至5.1亿年奥陶纪的角石古生物化石,对研究古地理有重要意义。 这一化石嵌在丛台区龙湖公园的一块石灰岩内,残片长约6厘米、宽约3厘米,灰褐色,体管、横纹等结构较为清晰。 据邯郸市丛台区宣传部副部长丁瑞介绍,“角石古生物化石”是游客无意中发现的,起初认为是“鱼化石”,后经河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科学鉴定得以正名
古生物学家 1965年1月19日出生于江苏扬州。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99年获美国堪萨斯大学博士学位
新华社南京7月14日电(记者王珏玢)恐龙这一曾经的“地球霸主”早已为人熟知,但它们是如何崛起的?中美科学家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奥秘可能藏在“衣服”里。与人们印象中光秃秃的外表不同,恐龙可能天生就有羽毛。这些羽毛好比羽绒服,帮助恐龙挺过2亿年前导致众多物种灭绝的全球大寒潮,并迅速“上位”成为侏罗纪时期的霸主
本文摘要:10月16―18日,长江三角洲地区植物学研讨会在我校隆重举行。此次研讨会由江苏省植物学会、上海市植物学会、浙江省植物学会牵头主办,南京林业大学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植物环境与多样性专业委员会主办,主题为“植物资源与环境、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等30余家单位的130多名专家学者参与了这次盛会
《古生物学报》网站已全新改版上线。新网站进行了全新页面设计:增加图片滚动显示的新闻模块、标题栏增加英文注释,所有文章均已注册知网DOI编码(目前已解析到19年1期),更多功能还在不断完善中。 文中列出了《古生物学报》新官网首页截图和4种进入官网的方法,请大家注意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