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为深入推进实施优质乳工程,近日,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为依托的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举办了2021年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工作会议。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亚清、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副局长冯艳秋、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王加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办公室主任庄严、天津市奶业科技创新协会会长孟庆江出席会议。 会议以“领跑未来 新鲜升级”为主题,系统总结了“优质乳工程”在健康营养转型升级中产生的积极作用,发布了“优质乳工程标识”,介绍了联盟成员单位的新产品、新成果,部署了联盟2021年重点工作,并对助力健康中国、推进奶业优质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企业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就在300多天前的2019年11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口蹄疫防控技术团队先后报告有4名学生布鲁氏菌病血清学阳性。自此,根据兰州市卫健委发布通报,兰州市兽研所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事件发生后,截止2020年9月14日的300多天的时间里,确认阳性的从4人增长到3245人。 李晓所说的群是一个由附近社区感染布鲁氏菌的居民自发建立的,在早期,里边会有很多病友在里边诉说自己的病情:“我现在浑身疼,右手小拇指也肿的胖胖的,吃了半年药一直都是这样,而且由于吃药,我的胃和肚子一直都在难受,小便也是红色的,不敢再吃药了
为了促进“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指导实验室在人才与学科体系建设、科研评价体系建设、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的中长期规划, 11月24日,植保所召开了2019年度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吴孔明院士、广东海洋大学党委书记曹俊明研究员、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李永丰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徐汉虹教授、中山大学张文庆教授、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胡学难研究员、我所冯夏研究员等7名学术委员会委员及植保所负责同志、相关科技人员参会。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吴孔明院士主持
农业农村部获悉,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进展顺利,即将进入扩大临床试验和生产性试验阶段;另一方面,国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敬桢表示,国际临床三期试验结束后,新冠灭活疫苗就可以进入审批环节,预计12月底能够上市。 8月18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进展顺利,在前期完成候选疫苗株实验室和中间试制阶段研究的基础上,目前已完成疫苗环境释放试验,即将进入扩大临床试验和生产性试验阶段。 据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所长步志高介绍,在环境释放试验阶段,将疫苗以10倍和100倍免疫剂量接种商品育肥仔猪、母猪,持续观察20周,接种猪均无明显体温升高等临床异常症状和病理损伤
为进一步加强微生物资源研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生物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促进微生物资源学科的学术交流与发展,由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资源专业委员会主办,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厦门大学及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第六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于2014年11月6-9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 北京百奥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赞助商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在会议上展示了微生物资源以及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解决方案。与多个菌种保藏中心相关人员、实验室PI等交流相关管理经验
Beagle犬种群来源于美国,背景清晰,系谱明确,遗传质量稳定,为国内唯一一家具有实验Beagle犬供种资质的单位,年产种犬200头以上,可为国内繁育机构提供高质实验用Beagle犬种犬。 可提供以Beagle犬为实验动物的技术服务(药代、疫苗效果试验等)及高血压、前列腺增生疾病模型犬,已先后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广州呼吸病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上海计划生育研究所、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提供技术服务。 为国内首家Beagle检疫犬训练中心,可为口岸、海关等提供服从性强、搜出率高的检疫Beagle犬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简称西大,坐落于重庆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由教育部、农业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位列国家“211工程”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开办师范生免费教育的7所高校之一,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之一,重庆市大学联盟创始学校之一。 西南大学由原教育部直属西南师范大学与原农业部直属西南农业大学于2005年合并而成。原两校毗邻而建,同根同源,均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是国家级从事现代农业环境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科研型机构。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农业环境工程﹑设施农业(种植和养殖业)等,近年来加强了智慧农业的研究,在物联网、大数据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2009年开始,以孙忠富博士为首席的团队,主持承担了由原农业部启动的首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研究项目,在全国小麦主产区布局物联网系统,开发了针对作物长势与灾害的远程监控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后续陆续开发了系列升级技术产品,并在全国30多个省市区示范应用
1月16日,川渝共建特色食品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召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蓓薇,学校副校长韩旭东,西华大学副校长许州出席会议,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全体成员,学校食品科学学院、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负责人,重点实验室全体研究人员参加会议。 韩旭东指出,重点实验室坚持以行业和产业需求为导向,围绕川渝地区食品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攻关,切实发挥了重要科研平台对行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希望重点实验室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力争科技创新能力不断跨越新台阶
坚持“四个面向”,建设“两个一流”,引领我国畜牧科技跨越发展,为实现畜牧业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 牧医所始建于1957年,隶属中国农业科学院,是从事畜牧兽医研究的国家级社会公益性科研机构。 分享到微信 ×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本着“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牧医所近期组织了2023年推免生复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