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
本项目已在慈善中国备案,并在民政部指定公开募捐平台发布,备案号:51320200509222466HA22025。 江苏省无锡市大约有12000余名环卫工人,他们长年奋战在环卫一线,工作负荷高,没有固定的休息日和节假日。 在滨湖区工作的李师傅,今年已经50多岁了,20多岁他就从老家来无锡做环卫工人,每到节假日,都有他奋战在街头的身影
7月2日,九江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赣北阳光守护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前往东山小学,开展多样教学活动。 志愿者们把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学业本领转化到实践中,着手打造一幅充满地理色彩的学习画卷,向孩子们介绍了一些浅显的地理知识,让孩子们对他们所在地有基本认识,同时从课堂上扩展他们的视野,激励他们好好学习。课后,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彭年代表旅游与地理学院向孩子们送出地球仪和地图
他自小就对从医“情有独钟”,总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一名白衣天使,悬壶济世。十九岁那年,他考上了医学院,实现了自己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他的工作很平凡,没有气吞山河的豪言壮语,没有万众瞩目的丰功伟绩;他的工作艰辛而神圣,为保卫群众生命与健康,日日夜夜在忙碌,年年岁岁在奉献爱;群体把他比作春天的使者,健康的卫士,爱的化身,是因为他用纯洁爱心为患者托起康复乐园,用辛勤的汗水为患者撑起一片生命的蓝天;他觉得自己责任重如山,时光飘逝,日久天长,他坚守保卫生命的阵地,每一天迎进送出,有平淡,有欢笑,有悲哀,他并没有因为看惯了生老病死而麻木不仁,他反而因此练就了爱心;在他眼里,没有金钱、没有名利,他把医院看作自己的天堂,愿为患者倾其所有,奉献一生;如兰之清,如竹子之直、诚以待人,信以处事,这是他博大、平实的的情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家长、同学们: 值此2020年教师节、国庆节、中秋节来临之际,向全校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教育work者和离退休教人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校教育事业的家长朋友和祖国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教师不单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道德的塑造者。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孩子们的成长成才,需要教师树立榜样,需要家长作出表率,更需要全祖国形成尊廉崇洁的风尚。为树立廉洁从教、康泰文明的良好风气,肃清学生和家长送礼之风,让教师度过一个康泰、朴素、和气、文明的节日,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特向全体教师、家长和学生提出倡议
从执教的第一天起,就要求自己的举止行为要更加规范,因为从今以后我将为人师表,一言一行都影响着一批人即我所教育对象的未来,我要对他们负责。 在职业活动中,我把热爱学生放在第一位,有了这种心境,师生之间就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许多事情便迎刃而解,热爱学生包括尊重信任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只要是我的学生,无论成绩好坏,我都一视同仁。对性格孤僻的学生,给以热情帮助
在获得自身稳健发展的同时,通威集团始终坚持以一个成功企业的高度社会责任感,情系民生,饮水思源,用真情和爱心回馈社会各界的厚爱,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光彩事业和思源工程。 2007年,通威集团积极参与民建中央发起的“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活动,独家设立“中华思源工程•阳光计划”,用十年的时间,平均每年投入500万元,累计投入5000万元,用于“中华思源工程•阳光计划”的实施。目前已先后在四川理塘、四川盐源、河北丰宁、新疆阜康等地建成多座太阳能光伏电站,为经济欠发达地区送去了优质、高效、环保的生活用电
【导读】对这次的“走访社区送新年祝福”活动,“七色花”大学生志愿者们都表示很是感动,希望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那些工作在第一线的不能回家过年的儿女对在家的亲人也放心。 2016年2月16日上午,潍坊学院美术学院“七色花”大学生志愿者们带着水果满是激动的来到工福街来看望老奶奶们。 在这快乐与家人团聚的正月里,却有一群被遗忘的人一个人度过,我们“七色花”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的同学们,自发的组织起来给孤寡老人和儿女远在外地没法赶回家过年的老人们送去祝福,送去温暖,一起热热闹闹过大年!“七色花”大学生志愿者们纷纷带去了对联、福字和自己做的一些手工礼物送给老奶奶们,并亲手给老奶奶们贴上对联和福字,而且还给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奶奶打扫卫生
卡巴(花园桥)青少儿科技活动中心,是专注做机器人启蒙教育的机构,旨在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以乐高教具为载体,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以孩子的兴趣为切入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为孩子成为创造型人才奠定基础。我们的优势在于:1 我们真的了解孩子,从孩子的角度研发课程;2我们有健全而系统的课程体系,从3-12岁的连贯性课程研发,还有系统的编程课程的拔高和强化;3我们的老师要求严格,学龄前的老师,要求是学前教育专业,学龄后的老师,要求工科毕业,我们一直秉承这样严谨的态度,获得了良好的口碑,我们用我们的爱心,责任心,让家长省心,让孩子开心!
本网讯:寒冬送温暖,真情暖人心。日前,夹江县三洞镇隆重举行“百企帮百村”送温暖、惠民生扶贫帮困暖冬物资现场发放仪式,给三洞镇260户贫困户和低保户赠送棉被、大米等暖冬物资,希望贫困户们能过一个温暖的新年。 “每个贫困户一床棉被、一袋大米,260套慰问品虽然不多,但在精准扶贫的路上,作为有责任的企业,我们理应义不容辞、回馈社会
1955年吴政宏14岁时,就读头城中学初中二年级,因家父为友人作保,家道中衰,将宜兰县头城镇火车站前的大房子认赔卖掉,搬回走路到头城火车站需要一小时的金面里乡下故居。 政宏初次对农村的见闻和感触是破旧小房、水牛、踩水车等粗重辛苦状况,转头对母亲说:“我要救度苦难”。 高中顺利考进全省第一家刚设立农业机械科的“宜兰农校”就读:一心为救度苦难,全心学习农机修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