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冰
国家气候中心联合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科技与气候变化司、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于2011年10月14日在京召开了2011年全国汛期气候预测技术交流会。我所王会军应邀作了题为“今年春夏气候形势回顾和讨论”的大会主题报告。王会军研究员在报告中就2011年春季和夏季的气候特征、东亚和全球大气环流的异常及其演变、海温和海冰异常、高纬和极区大气环流异常状态等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剖析了今年我国春季到夏季气候异常的主要成因和物理机制,尤其是热带对流活动异常和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的主要作用
自21日晚开始,湖南遭遇寒潮天气侵袭,气温大幅下滑。随着冷空气进一步渗透南下,昨天白天,全省雨雪范围已经从湘北局地扩张到湘中一带,浏阳大围山、张家界、常德、益阳、新化等地出现雨夹雪,桃江、安化出现小雪。气象专家表示,这一场低温湿冷天气还将继续维持
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专家、寒区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专家。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1965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应用物理专业)
1月23日上午8时,伴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海军海冰721号破冰船在秦皇岛某港口出征,向渤海、黄海北部海域执行第74次冰情调查任务和解救被海冰所困的货船、渔船实施破冰救援。 今天海军冰情调查队会同海军气象中心、国家海洋局等有关部门,乘坐海冰721号破冰船,对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域开展冰情调查,探测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域20多个站点的海冰要素和水文要素,为我国海洋开发、海洋科研、海洋生产、海上运输、航海安全等提供第一手资料。可不要小视海冰,它素有“白色杀手”之称,与海啸、风暴潮、灾害海浪和赤潮一起被列为海洋5种主要灾害
一只憔悴的北极熊在俄罗斯工业城市周围漫游,远在其正常的海上冰狩猎场以南,正被运往动物园进行检查和治疗。本周早些时候,这只熊在诺里尔斯克被发现,诺里尔斯克是一个拥有175000人口的城市,位于北极圈之上,但是距离海冰极地400公里(250英里)的北极熊正常捕猎。 来自该地区首府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Royev Ruchei动物园的专家周四对熊进行了镇静,然后于周五将她送往克拉斯诺亚尔斯克
新华社“雪龙”号8月12日电(记者申铖)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于北京时间11日在北纬79度13.5分、西经168度50分的北冰洋海域设立短期冰站,开展了本次考察的首个冰站作业。 11日6时左右,29名考察队员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所载的“黄河”艇到达作业区。此次短期冰站为多学科联合作业,队员们在约6小时内成功开展了海冰物质平衡浮标布放、海冰物理冰芯采集、海冰温度链浮标布放、光学观测、生物和化学冰雪样品采集等多项科考作业
中新网北京8月30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最新发表的一项气候科学研究指出,无论在哪种气候变暖预测情景下,格陵兰冰盖的整体冰损失加上降水量、冰流排放和融水径流的增加都将使海平面至少上升274毫米。 该研究论文称,1980年代,因冰面融化径流和冰流量,格陵兰冰盖失去的冰开始多过因降水而凝结的冰,致使格陵兰冰盖出现冰预算赤字。然而,由于现有模型对土地、大气和海洋边界的测量数据不够精确,研究人员无法准确预测格陵兰岛会如何响应气候变化,而这种响应对未来海平面上升至关重要
卫星记录海洋动物“昼夜垂直迁移” 美国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利用全球卫星观测设备,对海洋动物的“昼夜垂直迁移”觅食行为进行了长达10年的观察。 每当夜幕降临,在全球海域范围内,无数海洋动物在向上迁移数百米后到达海洋表面,获取浮游生物为食。而在天亮之前,它们又向下返回黑暗的海洋中层区域(水下200米至1000米深度)
今天(3月18日),中国气象局发布《全球气候状况报告(2022)》,从全球基本气候概况、大气环流监测、海洋监测、积雪和海冰监测、全球主要气象灾害及重大天气气候事件等五方面展示全球气候最新监测和评估信息。 报告指出,2022年,全球大部陆地气温接近常年至偏高。其中,亚洲北部、中亚、西亚东部、欧洲北部和西部、格陵兰大部等地偏高1℃以上
近日,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会同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海洋局等部门对2016年1月份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经核定,1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低温冷冻和雪灾、洪涝和山体崩塌灾害为主,风雹、地震、滑坡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019.6万人次受灾,17人死亡,2人失踪,9.5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9.1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700余间房屋倒塌,1.8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185.4千公顷,其中绝收114.2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07.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