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县
云南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 (本表更新时间:2007年2月12日) 2007年辖: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12个市辖区、9个县级市、79个县、29个自治县。 昆明市 辖5个市辖区、5个县、3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盘龙区
各区县(自治县)经济信息委、财政局,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经信部门、财政部门,有关单位: 现将《加快创建“设计之都”若干政策》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为贯彻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创建“设计之都”行动方案的通知》(渝府办〔2022〕2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渝府发〔2021〕11号)等文件精神,制订本政策措施。 (一)支持工业设计中心培育
各区县(自治县)人力社保局,两江新区组织人事部、社会保障局,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政务服务和社会事务中心,万盛经开区人力社保局: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2023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计划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人社厅发〔2023〕3号)要求,结合我市2023年地方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公务员录用(遴选)考试、事业单位聘用考试等实际情况,制定了《2023年度重庆市人事考试工作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务必高度重视,认真落实考试主体责任,狠抓考试安全管理,加大考试承接力度,做好考务组织,坚守安全底线,确保全年各项考试平稳有序实施。考试项目和时间如有调整,以公告或考务通知为准
景迈山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自治县惠民镇境内。 古茶山由景迈、芒景、芒洪等9个布朗族、傣族、哈尼族村寨组成。 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山间云雾缭绕,山下云海茫茫
3月28日上午,猫营镇召开2017年度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部署会,就该镇配合上级部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会议由猫营镇镇长韦国良主持。全镇干部职工,各村(居)支书、主任、同步小康第一书记、组长参加会议
9月22日,六安5标项目部分别到关岭自治县关索街道派出所、上关镇派出所、花江镇交警中队、上关镇人民政府疫情防控卡点,慰问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为他们送去了矿泉水、方便面等生活物资,用实际行动助力情防控工作。 在警务疫情防控卡点,六安5标项目部向坚守在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并提醒他们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注意自身的安全防护。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警务人员始终坚守工作岗位,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为人民群众竖起了安全屏障,保卫着大家的生命健康
各区县(自治县)住房城乡建委,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重庆经开区、万盛经开区、双桥开区建设局,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好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外建设工程企业入渝信息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建管〔2022〕183号),现就明确市外入渝企业办公场所(以下简称“办公场所”)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实际办公场所及佐证材料必须与申报内容吻合。如为企业或者其股东自有房屋,需提供合法有效的房屋产权证(或者权属证明材料)原件及有关佐证材料。如为租赁房屋,需确保租赁法律关系简单明晰,提供房屋产权人身份证、产权证(或者权属证明材料)复印件和房屋租赁合同、房租转账凭证原件
1、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即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19个自治县(旗),并报考为原单位定向或委托培养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单独考试、强军计划、MBA、MPA除外),可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即在学校初试合格资格线基础上总分降10分,单科降5分。 2、各院(系)可在满足学校初试合格资格线的基础上,根据本院(系)生源和招生规模的实际情况,确定本院(系)各学科(专业领域)的复试线。 4、“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单独考试、强军计划等有关规定另行公布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 按报考学科门类(专业学位类别) 总分降10分,单科统一为:40分(满分为100分的考试科目)、60分(满分为150分的考试科目)、80分(满分为200分的考试科目)、 120分(满分为300分的考试科目)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 按报考学科门类(专业学位类别) 1、各院(系)在达到复试基本分数线的生源充足情况下,可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向上调整本单位复试分数线,调整后复试比例不低于120%,具体以各院(系)通知为准。 2、有关优惠照顾条件(如果符合多项条件,只按最大幅度进行,不累加),须在3月8日前向南京大学研招办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1)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2)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龙潭古寨,是全国仡佬族文化保存较好的村寨,位于乌江支流洪渡河畔,已有700多年历史,由前寨、中寨和后寨三个自然村寨组成,居住247户900余人,全部为仡佬族人,至今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 龙潭古寨古名“火炭垭”,早在秦汉时期即已有人聚居于此开采朱砂,流风所布,千年积淀,造就了仡佬族独具特色的丹砂文化,龙潭也因之成为中国丹砂文化的中心。迄至明清时期,寨内修筑大量建筑保存十分完好,木质的门窗上都有雕饰各异的吉祥图案,手法多采用镂空雕刻,其构图精美,想象奇特,雕工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