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献
作者:廖可斌(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环境、古籍工作的新情况和新要求,提出了推进我国古籍工作的一系列新举措,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古籍工作的高度重视,是指导新时代我国古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必将成为我国古籍事业的新里程碑。 1981年9月1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以下简称《指示》),吹响了我国改革开放时代古籍工作的号角。它给我国古籍工作带来的巨大变化,至今让人们记忆犹新,津津乐道
自1928年殷墟发掘以来,曾多次发现过商代车马坑。但由于受当时发掘技术的限制,都未能将坑中的木质车架清出。1953年在殷墟首次成功清理出商代车子的残迹,搞清了车子的大体结构及部分构件的尺寸
昆明学院昆明滇池(湖泊)污染防治合作研究中心与南京大学环境学院联合申报的张全兴院士 “昆明市河湖生态健康评估与修复院士工作站”已获批立项,根据院士工作站的工作需要,拟招聘以下相关专业人员: 1.博士学位,具备一定生态数据分析能力、数据库构建及数据挖掘能力,具备一定的DNA提取、监测和分析能力,有实际项目操作经验者优先; 2.能够独立申请和承担课题研究工作,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熟练英语口语交流与阅读写作能力。 3.能够协助工作站管理实验室,辅助指导研究生; 1.博士学位,具备研究人类与环境、环境与文明关系的知识背景和能力,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优先考虑; 3.具有较好的古文献阅读能力。 1.博士学位,具备地理数据库构建及地理环境信息分析的知识背景和的能力,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优先考虑; 2.具有运用相关软件的应用操作技能,具有运用现代的空间分析方法和手段分析植被及物种分布与环境关系的能力; 有意者将简历发至邮箱:zhaozheng2118@163.com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 浦新路2号 邮政编码:650214
1、工科比较不错。**大学排行榜榜首。如果浙江不与省外高校比较
本报讯(记者 周俊芳)11月8日,在介休市新城公园举行了张颔先生铜像揭幕仪式。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张颔,号作庐,1920年生于介休,曾任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兼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在晋国历史、天文历法、古地理、古文献、音韵训诂学等领域均有造诣
卣(yǒu)是古代的盛酒器,古文献和青铜器铭文中常有“ 一卣”的说法, 是古代祭祀时用的一种香酒,卣即是盛这种酒的器具。卣作椭圆形,子母口,有盖,卣内盛酒,盖上器盖,酒香不会外溢。器身装有提梁,便于提拿
不。它们并不是没有错误。对原始文献(原稿)的翻抄并不是完美的
代表产品铜银离子发生器 设备运行后微型电子控制器输出低压直流电流两铜银金属块分别为一阴极一阳极,在低压直流流作用下,金属铜银在阳极会产生铜银离子;当水通过辅机时铜银离子在水流作用下扩散到水中使水得到净化.微型电子控制器通过控制直流电流的大小从而控制产生铜银离子的数量; 并设置时间控制极性转换,防止电极不平等消耗,当两电极已完全消耗尽时,需要换一对新的电极便可继续使用。 铜和银具有验毒、消毒的功能在中外古文献中都有大量记载.现在科学研究发现,铜和银具有杀菌功能是因为带正电的铜银离子和带负电的细菌 容易结合 ,并能很容易穿透细菌的细胞壁与细胞内的基因DAN和RAN相结合 破坏细菌的蛋酶和呼吸酶,造成细菌的死亡和溶解。目前铜、银离子技术在美、英等发达国家普遍应用,铜银离子消毒已成为一种成熟技术试验证明,0.4mg/1的铜离子和0.04mg/1的银离子及一定量的其它消毒剂联合使用效果好,特别是在饮水方面所做的试验其浓度都是在低于饮用生标准的情况下取良好效果的所以该技术在饮用水和循环冷却水工程上已有大量使用
谭家齐 (2014). 永远枷号: 清代刑部相关文献所见禁制天主教下的中国信徒实况. Paper presented at 第五届中国古文献与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浙江省杭州市,中华人民共和国. 谭家齐. / 永远枷号 : 清代刑部相关文献所见禁制天主教下的中国信徒实况. Paper presented at 第五届中国古文献与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浙江省杭州市,中华人民共和国. title = "永远枷号: 清代刑部相关文献所见禁制天主教下的中国信徒实况" 永远枷号 : 清代刑部相关文献所见禁制天主教下的中国信徒实况. / 谭家齐. 谭家齐. 永远枷号: 清代刑部相关文献所见禁制天主教下的中国信徒实况. 2014. Paper presented at 第五届中国古文献与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浙江省杭州市,中华人民共和国.
为更好地开展中医药古籍修复工作,切实培养一支具备基本中医药古籍保护与修复知识的专门人才,中医药古籍保护与修复名师工作坊联合图书馆、国学院,于2023年2月23日组织开展了中医药古籍保护与修复公益实践讲座与实地参观学习研讨会。 当日上午,工作坊邀请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馆馆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罗琳教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西校区图书馆四层会议室进行现场教学,教学的题目是《基于数字化的中医古籍再认识》。在现场,罗教授带领学员们一本本翻阅了由程钢教授收藏的明清时期中医药古籍,并从用纸、装帧、版刻方式等多个角度讲解了不同时代古籍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