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病
最近,中山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热带病虫媒控制联合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发现,利用昆虫内的一种细菌沃尔巴克体(Wolbachia)可以阻止蚊虫把疟疾传播给人类。记者从中山大学获悉,此研究成果已发表在2013年5月10日出版的第340期《SCIENCE》杂志上。 蚊虫是多种虫媒病的传播者,如疟疾
日期:2015年10月03日 浏览[] 陈兴智 教授,硕士生导师,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卫生信息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教育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第六届常委。 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课题多项,主持和参与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多项,主、参编国家级或省级规划教材及专著10余部,发表教科研论文100多篇
向大会作年度报告:1984财政年度(1985年3月) 血液政策与科技(1985年1月) 医疗器械和退伍军人管理局(1985年2月) 公共卫生服务对艾滋病的反应审查(1985年2月) 美国天然气供应量:2000年天然气供应量(1985年2月) 管理国家商业高放射性废物(1985年3月) 技术、公共政策和变化中的美国农业结构:1985年农业法案的特别报道(1985年3月) 预防工作场所的疾病和伤害(1985年4月) 超级基金策略(1985年4月)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成本效益(1985年5月) 北极和深水石油和天然气技术(1985年5月) 海运业的研究与发展:海上贸易和技术评估的补充(1985年5月) 战略材料:减少美国进口脆弱性的技术(1985年5月) 有利于农业和野生动物的技术(1985年5月) 民用空间活动的国际合作和竞争(1985年6月) 美国的科技与老龄化(1985年6月) 用于较不发达国家的创新生物技术(1985年7月) 新电力技术:1990年代的问题和展望(1985年7月) 尿失禁管理技术(1985年7月) 美国——苏联的太空合作(1985年7月) 货物政策的备选办法:对海洋贸易和技术评估的补充(1985年8月) 反卫星武器、对抗措施和军备控制(1985年9月) 弹道导弹防御技术(1985年9月) 持续流动腹膜透析(CAPD)的效果和费用(1985年9月) 向中国的能源技术转让(1985年9月) 热带病生物医学研究和相关技术现状(1985年9月) 流离失所的家庭主妇:计划和政策(1985年10月) 电子监视与公民自由(1985年10月) 医疗保险的预期支付系统:评估成本、质量和医疗技术的策略(1985年10月) 工作场所的生殖健康危害:生殖健康危害条例的选定方面(1985年10月) 人口趋势和科学及工程人力资源(1985年12月) 工作场所的生殖健康危害(1985年12月) 你的会员支持重要的工作的FAS的专家。
从7月22日至24日,越南职能部门、驻古巴和德国代表机构、越南国家航空公司与所在国职能机关配合将近270名越南公民安全运送回国。 此次回国的越南公民包括18岁以下儿童、学生、老年人、病人、被困的合同期满的劳动者、探亲者、游客等以及其他特困人员。 越南的航班被安排在古巴哈瓦那和德国法兰克福降落,以迎接最多的特困公民
新加坡经济发展委员会(EDB)生物医学科学负责人日前指出,生物医学科学的3个组成,即研究与开发、药物和医疗器械生产及保健输送是这个国家未来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推动力,他们将大力发展生物医学科学研究。 2003年启动的Biopolis计划通过提供一个拥有公私研发设施的基础、转移和临床研究基地提高公众健康的水平。该计划耗资约 3.3亿美元的第一期于2003年完成,包括科学技术和研究局
据越南国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导委员会治疗小组的报告,5月18日,越南新增三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 新增治愈出院的三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分别为第257例、第264例和第270例,都在中央热带病医院接受治疗。 治愈出院患者将继续接受居家隔离14天
据越南国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导委员会治疗小组的报告,6月8日,全国新增9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治愈出院,其中6名在中央热带病医院接受治疗、2名在太平省综合医院接受治疗和1名在胡志明市古芝野战医院接受治疗。 今日治愈出院的9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分别为第289例、第296例、第304例、第306例、第310例、第323例、第327例、第300例和第271例患者。 上述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已有两次对新冠病毒呈阴性反应的结果,他们健康状况稳定
越通社河内——据中央热带病医院的消息,9月1日,在该医院接受治疗的3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在广南省各医院接受治疗的7例病例被治愈出院。 上述治愈病例中的第812例病例为危急重症患者。该病例为男性,居住在河内市,其病情演变严重,在治疗过程中已插管急救及使用呼吸器,肺功能损伤70%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肝内科学科技术带头人,肝内科主任,院长助理,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终末期肝病学组委员,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委员,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会肝炎学组委员,福建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前主任委员、肝衰竭学组组长,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传染病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编委,《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特邀审稿专家。连续多年评为院先进个人,先后荣获福建省劳动模范、福建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福建省“十佳”职业道德标兵,福州市“十佳”医生等光荣称号。擅长各种病因的肝炎、肝衰竭、肝硬化及各种疑难肝病的诊治,熟练掌握人工肝治疗技术,率先在福建省开展人工肝治疗技术,对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及病毒耐药复发的挽救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重症医学科一区重症医学科二区内分泌科神经内科一区神经内科二区神经内科三区消化内科肿瘤内科肾病内科呼吸内科儿科一区儿科二区感染病科、热带病科一区(结核病)感染病科、热带病科二区(热带病与肝病)(肠道发热门诊)放疗科急诊科中医科风湿免疫科康复医学科全科医疗科睡眠医学与心理医学科核医学科高压氧科消化内镜科营养科血液细胞治疗科一区老年医学科心血管内科一区心血管内科二区心血管内科三区感染病科、热带病三区(感染病)血液细胞治疗科二区 感染病科、热带病科二区(热带病与肝病)(肠道发热门诊)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输血科成立于2010年,经过近七年建设,输血科已经发展成为集医教研于一体的专业学科,目前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0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