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部
昨日,西藏中东部、青海东部、川西高原北部、甘肃东部、宁夏南部及黑龙江西北部等地出现降雨(雪)或雨夹雪。另外,第22号台风“麦德姆”10月31日中午在柬埔寨境内减弱为热带低压,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受其残余云系影响,海南岛中南部、西沙群岛出现暴雨或大暴雨
【】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11日发布称,10日夜间至13日白天,京津冀地区持续处于高压后部到低压前部形势场控制,气温明显偏高,中层为暖区、偏西南风,高空形势稳定且无较强扰动,区域大气污染扩散条件不利,正出现一次持续性区域重污染过程。 监测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10日,从京津冀区域上看,区域中东部的廊坊、天津、唐山污染程度最重,空气质量维持在“5级重度污染”水平。 数据显示,北京全市空气质量为“5级重度污染”,南北差异比较大,通州区受气象条件及传输影响,空气质量为“6级严重污染”,AQI空气质量指数等级的最高级
昨天(4日)是立春节气,意味着春天越来越近,天气会越来越暖和。经历了多日的冰冻后,预计本周全国大部地区将逐渐开启升温步伐,同时大部雨雪较少,整体利于春运出行。 受冷空气影响,2月1日以来,我国大部地区出现明显降温,山西、陕西北部、山东西部及云南东部等地出现入冬以来气温最低值
风电能源是可再生清洁能源,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大量开发。但目前我国“三北”高风速地区的电力系统调峰能力严重不足,电网消纳能力有限,导致"弃风限电"问题突出。我国中东部及南部低风速区接近我国经济中心,可以实现风电的就地消纳,未来将是我国风电能源开发的重点区域
华北黄淮有雾和霾 气温回升开启“四九” 中国天气网讯 预计今天(18日),降水主要集中在西藏、贵州、广西等地,华北、黄淮等地的雾和霾天气仍将持续。同时,今天也将正式进入“四九”,由于冷空气较弱,多地气温将较常年同期偏高。 今年以来,中东部接连遭遇三轮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自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至长江中下游一带降水量已多于常年同期,尤其是陕西北部、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山东中西部、苏皖北部、湖北北部等地,局地偏多2倍以上
江淮江汉等地有强降雨 东北地区大部有降水过程 一、昨日广西广东安徽江苏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 昨日,受台风“白鹿”残留云系影响,广东中部沿海、广西中东部、湖南南部等地降大到暴雨,广西贺州、贵港、来宾、钦州、防城港等地大暴雨(100~211毫米),最大小时降雨量50~72毫米。 另外昨日,四川盆地西部、湖北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及甘肃陇东、陕西中部、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南部、吉林中西部、辽宁中部等地部分地区降大雨或暴雨,四川成都和眉山、安徽阜阳、江苏淮安和盐城、内蒙古呼伦贝尔等局地大暴雨(100~170毫米),盐城局地236毫米(最大小时降雨量108毫米)。 二、重点天气预报 1.江淮江汉等地有强降雨 8月27日至28日,江淮、江南北部、江汉等地将有强降雨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2020年上半年风电和光伏发电并网运行情况:上半年,风电发电量23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光伏发电量12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均保持两位数增长。风电利用小时数较高的地区是云南、四川和广西;光伏利用小时数最高的是东北地区。 “上半年,风电和光伏累计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约为11%,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绿色电能替代作用不断增强
[导读]交通运输部等部门8日发布春运客流预测分析报告,指出2020年春运客流高峰特征明显,节前客流高峰较往年提前,预计节前返乡客流主要集中在1月15日至23日。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 交通运输部等部门8日发布春运客流预测分析报告,指出2020年春运客流高峰特征明显,节前客流高峰较往年提前,预计节前返乡客流主要集中在1月15日至23日,节后返程客流呈双高峰态势,分别为1月26日至2月2日和2月9日至13日,其中1月25日为波谷,1月30日为波峰。 据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介绍,报告显示,客流分布差异明显,热门迁入迁出省市相对集中
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二次会议开幕会当日,北京再度迎来一个雾霾天,大会堂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上演了一场口罩Style。 我国中东部地区接连出现大面积严重雾霾天气,让人们对治理大气污染的紧迫性更为关切,这也成为两会期间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纵观历史,雾霾现象是与工业化的进程密切联系的
气象监测显示,过去一天,受寒潮影响,甘肃中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西部等地出现强降温,降温幅度超过10℃,部分地区达到12~18℃。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黄色预警:预计14日至16日,寒潮将继续南下,东北地区东部、华北北部和东南部、黄淮中东部、江汉东部、江淮大部、江南中东部和南部、华南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2~16℃。17日,最低温度0℃线将南压到江南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