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p
事情的起因呢,是最近换成Google Chrome浏览器后,看油管视频都有点卡顿,之前使用火狐是没问题的,下面教大家解决方法。 #什么是QUIC# 因为TCP协议连接建立的成本相对较高,但是可以通过TCP快速打开(TCP Fast Open)来减少建立连接时的握手次数。但是该技术目前应用较少
本套课程是《C/C++学习指南》系列教程之一,主要介绍多线程、Socket网络通讯等应用技术,是程序开发人员必备的技术。读者可以在修完《语法篇》(正篇)之后,学习本套课程。 多线程技术用于实现多任务的并发运行:在一个任务被运行的同时,另一个任务被运行
DDoS反射放大攻击全球探测分析(上) DDos攻击是一种耗尽资源的网络攻击方式,攻击者通过大流量攻击,有针对性的漏洞攻击等耗尽目标主机的资源来达到拒绝服务的目的。 反射放大攻击是一种具有巨大攻击力的DDoS攻击方式。攻击者只需要付出少量的代价,即可对需要攻击的目标产生巨大的流量,对网络带宽资源(网络层)、连接资源(传输层)和计算机资源(应用层)造成巨大的压力,2016年10月美国Dyn公司的DNS服务器遭受DDoS攻击,导致美国大范围断网
什么是MPEG-DASH(Dynamic Adaptive Streaming over HTTP)? 一群大牛觉得HLS不够好,所以做了一个更烂的流媒体协议叫做DASH或MPEG-DASH。 当然,这只是对所有新技术的调侃而已,特别是当新技术还不够成熟时。当然,DASH现在的状态,确实问题还不少
fuser命令 用于报告进程使用的文件和网络套接字。fuser命令列出了本地进程的进程号,那些本地进程使用file,参数指定的本地或远程文件。对于阻塞特别设备,此命令列出了使用该设备上任何文件的进程
【概要描述】通过网络连接数限制功能,可以设置内网每台计算机能够使用的最大连接数,每台主机1000条连接数为全局默认的最大连接数,其中UDP连接数最大不能超过300条。您可以通过规则列表来针对特殊IP主机设置不同的连接限制数量,但需注意规则设置中配置的连接数优先于全局默认的连接数限制。具体配置界面如下图所示:连接限制功能既可以统一对内网的所有计算机进行最大NAT连接数限制,也可以单独限制某些特殊功能计算机(比如 通过网络连接数限制功能,可以设置内网每台计算机能够使用的最大连接数,每台主机1000条连接数为全局默认的最大连接数,其中UDP连接数最大不能超过300条
因为 ICMP 现在应该很普及了,所以觉得很奇怪为什么预设要用 UDP 不用 ICMP,查了一下才发现 RFC792 曾经有规定不准机器在收到 ICMP 后回 ICMP,原文如下: RFC792 Introduction 看原文的意思,可能是希望看到 ICMP 封包中的 Type 或 Code 字段,就知道这个 ICMP 在表达什么,而不希望有巢状的结构,要一层一层打开来才能看到。 Van Jacobson 在 1987 年开发了 traceroute 这个程式,但是受限于 RFC792 的规定,在当时大部分 router 的实作中都不会在收到 ICMP Echo Request TTL=0 的时候回送一个 ICMP Time Exceeded,导致这个程式很少能够正常运作。 调整成不准机器收到 ICMP Error 后回 ICMP Error,后来 ICMP 版本的 traceroute 才能比较正常的运作,但 traceroute 预设的 UDP 模式也就这样保留到现在了
【概要描述】通过网络连接数限制功能,可以设置内网每台计算机能够使用的最大连接数,每台主机1000条连接数为全局默认的最大连接数,其中UDP连接数最大不能超过300条。您可以通过规则列表来针对特殊IP主机设置不同的连接限制数量,但需注意规则设置中配置的连接数优先于全局默认的连接数限制。具体配置界面如下图所示:连接限制功能既可以统一对内网的所有计算机进行最大NAT连接数限制,也可以单独限制某些特殊功能计算机(比如 通过网络连接数限制功能,可以设置内网每台计算机能够使用的最大连接数,每台主机1000条连接数为全局默认的最大连接数,其中UDP连接数最大不能超过300条
可以这么理解,凡是能导致合法用户不能够访问正常网络服务的行为都算是拒绝服务攻击。也就是说拒绝服务攻击的目的非常明确, 就是要阻止合法用户对正常网络资源的访问,从而达成攻击者不可告人的目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一旦被实施, 攻击网络包就会从很多DOS攻击源(俗称肉鸡)犹如洪水般涌向受害主机,从而把合法用户的网络包淹没,导致合法用户无法正常访问服务器的网络资源, 因此,拒绝服务攻击又被称之为“洪水式攻击”,常见的DDOS攻击手段有SYN Flood、ACK Flood、UDP Flood、ICMP Flood、
A600-CAT1(04)-TTL是一款支持TDD-LTE(B34/B38/B39/B40/B41)、FDDLTE(B1/B3/B5/B8)并具有高稳定性,工业级全网通无线通信模块。模块支持 TCP/UDP透传模式,可以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运用。模块支持 modbus RTU 与 modbus TCP两种协议的自动转换,提高了设备互联兼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