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老
日前,有幸随同主编净慧法师赴美丽的狮城新加坡访问、参学,看到新加坡佛教事业的兴盛景象,颇多感触。 新加坡佛教事业之所以兴盛,其原因我想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敬业”精神。 从宏船老法师将原来是荒凉僻地的光明山普觉禅寺发展成今天新加坡最大的名胜巨刹;从法坤法师创办大悲安老院以安养救济老弱孤苦;从佛教总会四十多年来辛勤主办菩提学校为社会培养大批有用人材;从佛教居士林由最初的简陋屋舍发展成如今居家弘法的中心道场......,所有这些无不体现着新加坡佛教界所拥有的这种“敬业”精神
助力教育事业,帮助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 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奖励特别优秀的青少年人才,资助家庭困难的优秀学生; 积极援助遭受台风、地震、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地区和群众,积极帮助遭遇社会突发事件和意外事故的社会群体,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支持青少年参与公益,培育青年公益人才,奖励有突出表现的公益机构、学生公益社团和个人; 参与和推动文化、体育、环保等其他社会慈善公益援助事业; 组织志愿者服务,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者活动; 积极扶持有利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研项目,对取得重大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进行奖励; 奖励在教育、医疗、文化、环境保护等社会工作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体; 积极参与和推动与国内外其他公益团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探索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道路。 支持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扶危济困,安老扶幼,共建和谐社会。 上海市虹口区东大名路501号白玉兰广场65楼 邮编200080
“顺利安老院”位于观塘顺利邨,于1981年开始投入服务,为配合长者的照顾需要,于2013年转型为持续照顾院舍,共提供58个宿位。 本着“持续照顾”的理念及“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本院为社会福利署“安老服务统一评估机制”下被评为中度缺损的长者提供住宿照顾,按其需要提供适切的护理、复康及社交发展服务,协助他们改善或保持健康状态,发挥潜能、参与社会。同时促进长者与家人之沟通,加强彼此在家庭的角色,并纾缓家人在护老工作上的压力
坚定温柔的社区力量,给长者舒适有尊严照护 欢迎对专业热忱的提振有志一同的长照伙伴加入,借由各专业人员的参与,将“智能在地安老”的观念深耕社区生活,并提供失能者更多元、全方位的服务。我们会适切的整合所需的服务体系与资源,提供需要长期照顾服务的民众完整性、持续性、可近性的照顾服务。 本会为依法设立之社会团体,立案字号:台内团字第1040079178号,非以营利为目的之社会团体,以‘尊严老化、自主支援、关怀专业弱势,让照护人才回流’为宗旨, 在主管机关指导下结合社会资源、拓展社区照顾网络,提升长期照护品质,给与受照顾者的多元化照护、全方位支援与关怀服务
香港在老龄化的问题上,处理得还是很不错,近年政府推出了家居安老计划,专门针对经济有困难的长者。他们没有能力申请入住私营的安老院,不过公立的综援安老院床位有限,申请的人数众多,往往需要等待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长者未必能够等到。这个计划的推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类人群的生活压力
我们的机构成立于一九八七年初,至今已经有二十七年的历史,是一所私营全资拥有的护理安老院,机构负责人李辉女士从事医疗及安老服务业超过30年,是一位安老业界著名的资深顾问,对如何建立优质的安老服务管理系统有独特的个人经验。 共提供88个宿位,于二零一三年七月下旬正式投入服务。位于葵涌丽瑶邨,是房屋委员会长租约物业
光爱中心有限公司-光爱敬老院 屯门区 非牟利自负盈亏安老院 61 - + 香港圣公会米毛剑英长者之家/香港圣公会张国亮伉俪安老服务大楼 沙田区 非牟利自负盈亏安老院 259 $22400 - $50100 + 香港路德会社会服务处路德会梁季彝夫人安老院 葵青区 津助安老院 131 - + 香港圣公会林护长者之家 葵青区 津助安老院 157 - + 香港基督教服务处长发安老院 葵青区 津助安老院 125 - +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山景长者护理院 屯门区 津助安老院 150 - + 救世军锦田长者之家 元朗区 津助安老院 150 - + 香港圣公会阮维扬长者之家(恩愉轩) + 神召会华人同工联会基督教华禧(金马)护老院 + 香港圣公会米毛剑英长者之家/香港圣公会张国亮伉俪安老服务大楼 +
本港新增9614宗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检测本地个案,核酸检测阳性个案占1917宗,快速抗原测试阳性个案7697宗,另有497宗输入个案。 12间安老院、七间残疾人士院舍共24名院友和五名员工染疫,52名院友列为密切接触者。 医院管理局公布,13名新冠患者在公立医院离世;新增11名危殆患者,现时共52人危殆
新华社香港1月19日电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19日表示,本届政府于过去5年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这些工作需要有额外财政能力才能持续,因此要用好机遇,发展经济。 梁振英18日发表其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主题是“用好机遇 发展经济 改善民生 和谐共融”。 梁振英19日在特区立法会出席施政报告答问会时表示,改善民生与和谐共融是香港社会发展的目标,特区政府在房屋、环保、扶贫、安老、助弱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在社会福利方面的开支于过去5年增加了55%,但这并非必然,只有不断发展经济,政府才能不断有新的财政力度为社会做更多的事
主要用于全球范围内的华文教育、公益传播以及国内的扶贫、安老、助孤、支教、助学、扶残、助医等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重大自然灾害或急需援助的慈善项目。 1.为中国与国际间各种文化、艺术及教育方面的交流活动及人才培养提供资助。2.为深入弘扬优秀中华文化,着重于对中国文化、艺术及教育的弘扬、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