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
近日,一篇题为《各位,这里有点儿不对劲:对比美国2009年H1N1病毒与中国2020年新冠病毒》的文章在中外网络上引发热议。 如标题所示,他这篇文章将此次疫情与2009年美国H1N1流感暴发时的情况相对比,直言不讳地指出:当年美国政府应对效率低、流感死亡人数众多,但美国却并未遭到“排挤”。 而当前美国国内流感的大暴发,更是让不少美国媒体和网友心有戚戚,联想到近期美国政府对中国实施的严格限制等,许多反思的声音也开始出现
我们身边的世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从公共厕所的马桶座圈到不起眼的雪花,我们的周围到处都隐藏着细菌,有些藏菌地显而易见,有些则不引人注意。可以说,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细菌库,而我们不过是被侵袭的对象
胡杏儿获四价喷鼻式流感疫苗的药厂(阿斯利康)邀请成为疫苗代言人。在1月8号,胡杏儿出席了在香港隆康医疗举办的代言人发布会。 在发布会现场,胡杏儿坦言自己曾修读生物化学,十分的相信医学
2月9日,世卫组织驻华办事处新闻官陈蔚云说,就她所知,世卫中国办事处并未收到中国境内有儿童因为注射甲流疫苗,疑似导致嗜睡症的病例报告。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世界卫生组织说,至今已有12个国家向该组织通报,当地儿童在接受了甲型流感疫苗注射后患上嗜睡症,患者突然昏睡的概率比未接受注射者高出9倍。 2月9日,陈蔚云就此事向世卫组织总部询问,世卫组织总部官员回应她称,中国并非12个国家之一
2月9日,世卫组织驻华办事处新闻官陈蔚云说,就她所知,世卫中国办事处并未收到中国境内有儿童因为注射甲流疫苗,疑似导致嗜睡症的病例报告。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世界卫生组织说,至今已有12个国家向该组织通报,当地儿童在接受了甲型流感疫苗注射后患上嗜睡症,患者突然昏睡的概率比未接受注射者高出9倍。 2月9日,陈蔚云就此事向世卫组织总部询问,世卫组织总部官员回应她称,中国并非12个国家之一
新加坡今天(2月19日)新增三起2019冠状病毒确诊病例,总确诊病例达84起。而今天又有五人康复出院,使出院总数达34人,超过确诊人数的四成! 目前在加护病房的重症患者仍为四人,比高峰时的八人减少了一半。 今天确诊的其中一名57岁的新加坡籍女病患,从2月9日开始发烧,2月10日去裕廊综合诊疗所求医,2月12日去了私人诊所,2月13日去黄廷方综合医院看急诊,2月14日又去裕廊综合诊疗所求医
研发团队负责人、香港大学教授陈鸿霖此前书面回复中新社时透露,研发团队自2012年开始研发流感病毒载体体系,首先制成MERS冠状病毒疫苗进行动物测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研发团队马上利用疫苗体系制备新冠疫苗,并在2020年2月初制成疫苗种子。 “简单来说是将流感病毒进行改造,把流感病毒的基因敲除一部分,然后换上新冠病毒的一段基因,并且这段基因目前是没有发生变异的
福克斯新闻网报道,世卫组织本周二强调,在今年的新冠疫情之下,接种流感疫苗防控流感以及相关的并发症比以往更重要。 世卫组织COVID-19项目负责人、传染病流行病学专家Maria Van Kerkhove博士指出,一旦流感疫苗上市,我们建议每个人都要接种流感疫苗,否则将使当前的临床诊治更加复杂化。 如果有人感染了新冠病毒或流感,出现了流感和感冒症状,诊治将变得很困难
福克斯新闻网报道,世卫组织本周二强调,在今年的新冠疫情之下,接种流感疫苗防控流感以及相关的并发症比以往更重要。 世卫组织COVID-19项目负责人、传染病流行病学专家Maria Van Kerkhove博士指出,一旦流感疫苗上市,我们建议每个人都要接种流感疫苗,否则将使当前的临床诊治更加复杂化。 如果有人感染了新冠病毒或流感,出现了流感和感冒症状,诊治将变得很困难
近几年科技不断发展,人们已经可以使用除湿机进行对室内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为什么需要这么做呢?主要原因就是温度和湿度对人体的影响极大,过湿和干燥对我们的身体都有危害,今天不妨跟随长春除湿机小编的科普一起来学习湿温度和人体关系的小知识吧! 1、温湿度与健康: 提起温度、湿度,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酷暑难熬的“三伏”和寒冷刺骨的“三九”,其实温湿度在不同季节的变化,都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人体适宜的健康温度为18℃–25℃,健康湿度为40%,在此环境下人体感觉最舒适.而在温度介于24℃-30℃,湿度小于60%时,人体感觉热而不闷;在温度高于30℃,湿度大于70%时,人体感觉闷热;在温度高于36℃,湿度大于80%时,人体感觉严重闷热,且发汗机制受阻,容易因体内蓄积大量的余热而中暑;工作出错率比平时高十倍,意外工伤事故比率上升。 2、温湿度与疾病: 春天多风病,盛夏多暑病,夏末秋初多湿病,深秋多燥病,冬天多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