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
为进一步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和责任担当,激发党员政治热情,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济南市图书馆党支部于11月24日上午开展“今天是我的政治生日”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由济南市图书馆副馆长吴伟主持,吴伟首先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并为过“政治生日”的党员送上“生日贺卡”,党员们分别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畅谈心声发表生日感言。随后,吴伟从“带头讲政治、做对党忠诚的表率”,“带头讲奉献、做服务读者的表率”,“带头讲学习、做本领高强的表率”,“带头讲担当、做真抓实干的表率”,“带头讲廉洁、做严于律己的表率”五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于“入党为什么”,“为党干什么”,“在党怎么干”这三个问题的思考并向广大党员提出新的要求,希望每位党员能够进一步强化党员宗旨观念和党员意识,增强党员荣誉感和使命感,做到“五个带头,五个表率”,为图书馆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时值中国***建党101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吕梁公司党支部带领全体职工赴红色文化教育基地高家沟高级军事会议纪念馆参观学习,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大家走进纪念馆展室,驻足聆听场景介绍,感悟史诗再现。一幅幅弥足珍贵的影像图片,一篇篇意义深远的手抄电文,一段段精心酝酿的文字注释,一个个感人至深的传奇故事,真实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许党爱国、奋斗不息的壮志豪情,真实再现了吕梁老区人民舍小家顾大家奋不顾身、驰援前线的英雄事迹
浏阳市葛家中学坐落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宋任穷将军的家乡——葛家乡马家湾集镇,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于1991年择址新建,1994年10月由宋任穷同志亲笔题写校名——浏阳市马家希望学校,同年学校投入使用。学校现有1——6年级12个班,7——9年级6个班,共有学生700余人,在岗教师51人
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牢固树立国防意识,8月1日,集团工会为总部全体员工发放《建军大业》影片票,组织员工自行观看影片《建军大业》。 《建军大业》是“建国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献礼建军90周年,影片讲述了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为挽救革命,于当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从而创建中国***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故事。 影片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始终胸怀共产主义理想,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心系群众安危,为国家统一、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惜献出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为深入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结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于7月23日举办以“回顾革命历史、加强党性修养”为主题的机关青年党性教育报告会。中央纪委副书记、机关党委书记杨晓渡出席并讲话。 报告会上播放了机关党委制作的党性教育片《传承——学习委部机关革命前辈崇高品德》,展现了委部机关革命前辈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坚守信仰、百折不挠的党性觉悟,艰苦奋斗、恪守忠诚的担当精神
于蓝,原名于佩文,1921年生于辽宁岫岩。因为饰演影史经典《烈火中永生》里江姐一角,她为几代观众所熟知。银幕上,她还曾饰演过《革命家庭》里的革命母亲周莲,《龙须沟》里的程娘子,《林家铺子》里的张寡妇
11月8日下午,荆汉建材公司党支部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全体党员,赴**红军闸纪念碑和熊口镇红军街开展“发扬红军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红色教育之行活动。 红军闸纪念碑是为纪念1931年**率领红军驻扎潜江时,带领潜江军民进行抗灾斗争而建,碑文“继承土地革命时期的光荣传统,大搞水利,建设社会主义”为**所题;田关河中已经废弃的红军闸,是1960年广大民工战天斗地、克服重重困难修建而成,这两处文物遗址是**元帅带领潜江人民大搞水利的铁证。大家听着老党员讲述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切地感受到潜江人民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股“我是潜江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西农的生命科学学院起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在石声汉、闻洪汉、荆家海、王韶唐、汪佩洪等老一辈学者悉心打造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重视实践和能力培养的传统,不断发展壮大。 生物技术对生物或生物的成分进行改造和利用的技术,是应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利用生物体(包括微生物,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或其组成部分(细胞器和酶)来生产有用物质,或为人类提供某种服务的技术。近些年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利用生物转化特点生产难以得到的化工新产品,解决长期被困扰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两大棘手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
2018年10月26日至27日,泰山发展公司组织党员到西柏坡、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学习,深入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学习老区人民宝贵的革命精神,继承弘扬革命光荣传统。 本次活动主要参观了七届二中全会旧址、三大战役作战指挥部、五大书记旧居、西柏坡纪念馆、冉庄地道战遗址。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前,全体党员一起重温入党誓词,庄严的宣誓铿锵有力、声声入耳,大家将做一名合格***员的庄重承诺铭刻在心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冯丽 通讯员 冯毓璇)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段宝岩教授将陕西省*高科学技术奖奖金200万元全额捐赠,设立“段宝岩科教创新基金”,鼓励师生在教学科研实践中努力产出创新成果。 “不忘来时路,常怀感恩心。”段宝岩表示,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习工作的45年里,他得到了老一辈教师、学者的培养、哺育,以及老领导们的亲切关怀,印象深刻、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