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行业
为表彰、奖励有关会员2019年年度成就,推动建筑建材行业和社会各界持续关注、支持和发展绿色建筑建材,经研究,我会决定公益性开展2019年度GBA金像(即Green Building Award)评选活动。 2.单位类:绿色建筑投资单位、绿色建筑设计单位等奖项。 3.成就类:绿色建筑、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施工等奖项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的主要任务:围绕建材行业与企业在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调查研究 ,向政府部门提出有关经济政策和立法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反映会员和企业诉求 ,组织制定行规行约 ,制止低价倾销与无序竞争 ,规范企业行为 ,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维护行业和企业合法权益 ;为行业和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产业政策 、标准 、技术 、投资 、会展 、培训等多方面 、多层次信息服务 ;开展调查研究 ,参与拟定行业发展规划 、产业政策法规的相关工作 ,制定修订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和社团标准 ;创新和运用新的产业政策 、标准 、技术 ,引领行业科学发展 ;加强与国外同业间的联系 ,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协调解决贸易摩擦和经济纠纷 ;组织国内外展销会 、展览会 ,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推动企业“走出去” ;促进建材联合会系统的联手合作 ,使整个行业协会系统成为服务会员 、服务行业 、服务政府 、服务社会的生力军 。下载:
江苏协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位于***故乡江苏省淮安市金湖经济开发区,公司成立于2006年,厂区面积约45000平方米,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致力于新型防火复合材料的研制和开发。经过多年的探索,采用独特的机制和配方,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形成了一套先进技术的防火复合板生产工艺已通过在线抽检获得国家A2级防火认证
无机水漆应该如何选择? 随着现在建材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很多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经常能够见到沈阳无机涂料,在使用的过程当中是以水作为介质,无机水漆具有较强的环保性,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物质以及异味,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但是市场上的涂漆类型有很多,那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无机水漆应该如何选择?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采购的过程当中,可以打开涂漆先闻一闻,如果有刺鼻的异味就说明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 无机水漆具有较强的不燃性,靠近火源的时候不会产生燃烧,更不会出现助燃的情况,而且也不会产生烟雾。 涂漆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在使用的过程当中能够将物体表面的水分蒸发出去,避免出现鼓包的情况
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给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能源负担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刻不容缓。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建筑业对建材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需求,其中包括满足建筑节能要求的新型墙体材料、绿色防火耐久复合保温墙体结构体系、住宅产业化材料部品化和功能集成化技术等方面
近年来,业主因瓷砖空鼓、脱落问题和开发商打官司的现象时常发生。调查后发现瓷砖质量和设计均无任何问题,原来主要原因是铺贴技术不好,使用的粘贴材料不对。 市面上90%的人是用水泥砂浆贴砖,但由于不稳定性,水泥会随着钙的流失硬化导致瓷砖脱落
经营范围:重型装备制造业,工程设计、设备制造、技术服务。工业窑炉设备,节能粉磨设备,成套工程项目总承包服务。为日产万吨级回转窑水泥生产线实施工艺设计、设备成套、安装调试工程总承包集成服务为冶金、化工、矿山、电力、环保企业提供粉磨、煅烧、破碎、收尘、输送提升成套装备和技术服务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建材集团)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重组而成,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 中国建材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建材产业集团、世界领先的新材料开发商和综合服务商,连续9年荣登《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榜单,2019年排名203位。截至2019年底,资产总额6000亿元,年营业收入3900多亿元,员工总数20万人
8月30日,三棵树与余静赣所带领的家装集团,艺术学校,设计机构的代表,在装饰渠道合作,品牌推广,行业教育,艺术板材开发销售等方面,共同建立紧密的战略联盟和展开广泛合作,共同致力于为消费者带来美好生活的全新体验。 作为中国家装行业的开拓者,余静赣先生先后建了星艺,华浔,名匠,三星等多家在中国家装领域具有广泛影响的头部装企,被尊称为家装教父。余静赣先生也怀着强烈的责任感,积极投入家装行业设计人才的教育工作,为行业培养输送了数以十万计的优秀专业人士涂料在线coatingol.com
11月12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工业通信业标准化工作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开放包容、互联互通、成果共享的“一带一路”标准化合作新局面,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和各国标准体系兼容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标准品牌效益明显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制定国际标准80项以上,成体系部署标准外文版研制计划400项以上;标准互认领域不断扩大,形成一批互认标准;一批先进中国标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得到应用;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的标准体系对接合作机制基本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