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
六七千年前,马家浜文化在嘉禾大地发祥, 屈原、伍子胥留下不朽传奇,家国情怀演绎成端午食粽之习俗流传后世。 六百多年前,“嘉湖细点”开创江南点心流派并闻名华夏,其中尤以粽子为代表,自清末起便盛行于嘉兴民间。 浙江兰溪籍商人张锦泉挑着担在嘉兴老城区叫卖“五芳斋粽子”,从此翻开了老字号的历史篇章
汪李如月原籍台北大稻埕人(今大同区),是清末日治时代名绅商李春生的孙女,自幼跟随秀才邱仁及张希衮、赵云石学习汉文诗词,1918年与神学院毕业的汪宗埕结婚,同赴厦门、上海学习英文,担任过上海新民报、基督报通信员,1920年返台,与夫婿汪宗埕同往苏澳传教,并入淡水女学校就读,1926年夫婿汪宗埕转任淡水教会牧师,于是定居淡水,成为淡水人。1945年曾任纯德女中国文教师,平常最喜欢诗文,尤其遇到亲朋喜事,常做诗庆祝,所做诗文多发表于“自立诗坛”、“中国诗文之友”等报刊杂志。她以女性纤细描绘淡水的景致与愁思,极引人们的注意,例如〈诗友同游沪尾水源地即景〉、〈淡江初秋〉、〈游淡水〉等
有两个说法值得推荐。一是清末文人孙宝u说的,他在《忘山庐日记》中说:书无新旧、无雅俗,就看你的眼光。以新眼读旧书,旧书皆新;反过来,以旧眼读新书,新书皆旧
简介:清末民初,苏州城内,芷馨一家,满门抄斩。芷馨逃过一劫,之后到了秦府做了纺纱童工。十年之后,芷馨同时被秦家义子许瑞生与方家大少爷方梓恒同时爱上,却意外被秦慕阳识破身份
长白山,美的不单单是天池,还有围绕着Ta的神秘传说。清朝封禁200余年、四十二章经、张起灵的十年之约,无论是深山里的宝藏,还是龙脉的迷信,那一份份朦胧的玄幻色彩,造就了如今的旅游盛况。 在这些“传说”的背后,却藏有一处我国最后的木屋古村落,是东北地区和长白山地区仅存的一处传承性的满族木屋群,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保护最好的木屋群落,被称为长白山脚下的“国宝”
评剧剧目来源有哪些? 在不长的历史里,评剧积累了众多雅俗共赏的经典剧目,据不完全统计,曾上演过的评剧剧目约有1880余出。 剧目来源有: ①对口拆出时期来源莲花落、蹦蹦戏的剧本; ②清末民初劝善 在不长的历史里,评剧积累了众多雅俗共赏的经典剧目,据不完全统计,曾上演过的评剧剧目约有1880余出。 剧目来源有: ①对口拆出时期来源莲花落、蹦蹦戏的剧本; ④评剧形成前后从皮影戏、河北梆子、京剧移植改编; ⑤根据冀东和渤海人民到东北、唐山等地经商引起的悲欢离合的故事改编; ⑥五四运动之后的新编现代戏 (责任编辑:李贺新)
双杭地区位于台江区中部偏南。古时,除在中部、西北部有3座由火山岩、花岗岩组成的低小丘陵外,大部分均为闽江水域。唐时,属闽县乌石乡嘉崇里管辖
近日看到一本《金刚心陀罗尼经》,读时感觉不太像佛经。后查阅CEBTA电子佛典,也查不到此经。后在网上查找相关信息,知道此“《金刚心陀罗尼经》”又称《金刚心总持论》,有的网友也以做过分析
山西展团ShanXiZhanTuan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成立于2006年12月是一家集图书出版、数字出版、报刊出版、版权贸易、印刷复制、物资供应、出版物发行全产业链为一体的大型文化传媒产业集团。是国家和山西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国家版权示范单位,山西省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共有16家直属单位,其中有8个出版社,2个印刷厂,2个物资供应公司,1个报刊集团,1个发行集团,1个教材公司和《编辑之友》杂志社
黄梅戏血泪帐本,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与徽剧、庐剧、泗州戏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 黄梅戏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一带的采茶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