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林
今年6月17日是第26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记者从宁夏林业和%【云南福彩】%获悉,自2011年至今,宁夏完成防沙治沙任务103.72万公顷,截至2019年底,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5.2%,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2020年计划完成3.3万公顷防沙治沙任务。 宁夏地处中国西北地区东部、黄河上中游,东、西、北三面分别被毛乌素、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沙地包围,宁夏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79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53.68%,其中宁夏沙化土地总面积1.12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1.65%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第五批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名单,我省6家企业榜上有名,成功入选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 这6家企业分别是:南阳月季基地、新乡新亚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春泉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龙源风景园林建设有限公司、灵宝市高山天然果品有限责任公司、三门峡牡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林业重点龙头企业是现代化林业经营体系中最有活力、最具有创新能力的示范经营主体
3月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第四批林草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评审结果,世界杯押注app【中国】有限公司董胜君教授作为负责人的“半干旱地区经济林种质资源创制与利用创新团队”成功入选。 “半干旱地区经济林种质资源创制与利用创新团队”立足东北,面向北方半干旱地区,以山杏、酸枣等北方特色经济林资源为研究对象,针对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历经20余年系统地开展了国内外山杏、酸枣野生种和近缘种种质资源多样性评价、种质创制、良种选育及高效利用研究,建立了面积1950亩的2个国家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异地保存种质资源1300余份,发掘及创制优特种质280余份,通过审定林木良种9个,建立各类试验、示范林1200亩。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生殖特性、产量形成、功能成分、基因功能及抗逆性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形成了鲜明的区域特色和优势,为半干旱地区经济林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本报昆明10月23日电 (记者叶传增)近日,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制定印发《云南省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加快推进云南林草产业建设,到2025年,力争云南省林草产业总产值在2021年基础上实现翻番,突破6000亿元。 《方案》围绕优基地、强加工、育龙头、壮集群、树品牌、拓市场,做优做强核桃、特色经济林、木竹加工、林浆纸一体化、林下经济等重点产业,加快构建现代林草产业体系,稳步提高林草产业的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根据《方案》,到2025年,全省林草三次产业结构将由2021年的60∶25∶15优化为25∶48∶27
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成立于2010年3月,隶属市林业局,属正县级建制的林业科研单位,主要从事特色经济林培育、遗传育种、森林生态系统监测、经济林产业开发及经济林科学研究、技术应用、新产品研发和科技示范推广工作。 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采购方科仪器生产的高精度全项目土壤肥料养分检测仪FK-G02,与我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高精度全项目土壤肥料养分检测仪FK-G02可检测土壤(33项)、肥料(31项)、作物(32项)、食品(15项)共111个测试项目
一批批鲜红的山楂果实在生产线上流动,一辆辆装满山楂制品的货车驶出……日前记者在河北省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河北怡达食品集团看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公司年生产山楂休闲食品、罐头、饮料三大类产品共20万吨,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目前,今年已实现销售收入1.65亿元,增长率达18%
[URL]:2017年丛林旅游旅客量达13 国家林业局发布权威信息,2017年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达到13.9亿人次,占当年国内旅游总人数的28%,创造社会综合产值1.15万亿元。据国家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森林旅游已经成为继经济林产品种植与采集业、木材加工与木竹制品制造业之后,年产值突破万亿元的第三个林业支柱产业。森林旅游直接收入从2012年的618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400亿元,年增长率保持在18%以上
[URL]:2017年丛林旅游旅客量达13 国家林业局发布权威信息,2017年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达到13.9亿人次,占当年国内旅游总人数的28%,创造社会综合产值1.15万亿元。据国家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森林旅游已经成为继经济林产品种植与采集业、木材加工与木竹制品制造业之后,年产值突破万亿元的第三个林业支柱产业。森林旅游直接收入从2012年的618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400亿元,年增长率保持在18%以上
本报讯河南鲁山县采取林场专业施工,大户承包开发,群众自己栽植等形式,强力推进退耕还林,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已退耕还林5.4万亩,新建农田林网3万亩,绿化通道75公里。 鲁山县是全省重点退耕还林县,今年退耕还林任务为6万亩
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16日电(记者 王靖) 记者16日从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获悉,经过多年全面综合治理,近些年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呈现出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减少,固定沙地增加的态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发展。 据介绍,科尔沁沙地分布区面积9945万亩,其中沙地面积5265万亩,是我国第二大沙地。科尔沁沙地涉及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和辽宁省,其中内蒙古境内分布区面积8595.9万亩,占科尔沁沙地分布区面积的8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