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处室
在全市职教系统大力倡导‘读书兴教’的号召下,为继续营造‘书香校园’,将师生同乐读书生活引向深入,我校教务处本学期经过精心策划,成功组织了一次教师读书演讲比赛。 通过各处室科层层选拔,推出16名优秀选手,经过一个月精心准备,于10月13日进行了紧张的初赛,经过认真、公正评选,8名参赛教师胜出,进入复赛。10月18日下午,我校在阶梯教室隆重举行决赛,学校所有领导、教师及部分学生代表参加
本局各处室、市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市金融信息监测中心): 经局党组研究,决定: 杨韬同志任宁波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资本市场处副处长(试用期一年); 张立峰同志任宁波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保险工作处副处长(试用期一年); 曾山同志任宁波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办公室三级调研员; 王丽同志任宁波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银行业处四级调研员; 吴广宁同志任宁波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银行业处四级调研员; 俞腾越同志任宁波市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市金融信息监测中心)保险产业促进发展科科长(试用期一年)。 上述人员原任职务职级同时免去,任免时间从2022年10月9日中共宁波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决定之日起计算。
局属各党组织: 按照《中国共产**程》《中国***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经研究,决定召开中共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机关第五次代表大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2019年11月27日(周三)下午13:30开始,会期半天。其中,13:30-14:00为预备会议,14:00以后为正式会议
各区域公司及矿井公司、各生产(基建)矿井、各地面生产及费用单位、机关各处室: 为了便于开展煤炭行业矿井工程设计、项目工程管理工作,及时培养后备力量,更好地服务集团公司矿山建设,集团公司决定公开招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招聘专业及名额: 招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11名,具体专业及人数如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类、热能与动力专业2人。 工程造价、工程管理专业2人
根据校历和学院工作实际,经学院研究决定,2014年元旦不放假,现将寒假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学生放假时间为2014年1月5日——2014年2月21日,1月6日(星期一)16:00前离校,7日(星期二)12:00宿舍楼封楼;2月22日(星期六)报到,23日(星期日)做好开课准备(领教材、打扫教室卫生等),24日(星期一)正式上课。 教职工放假时间为2014年1月10日——2014年2月18日,2月19日(星期三)正式上班。教室、实验室1月7日17:00封,因工作需要不能按时封闭的,提前向学院申请,便于统一安排
根据《中共湖北省委关于省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精神和代表选举工作进度安排,5月23日,省农业厅召开厅直属机关党代表会议,以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的方式,选举产生了省农业厅出席中国***湖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肖伏清同志高票当选为省农业厅出席省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代表。 会议选举结束后,厅党组书记、厅长肖伏清同志作了讲话,他指出,必须勤于学习要认真学习**和党纪党规,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法律法规
7月22日,集团召开企业文化建设咨询活动启动视频会。大会总结分析近年来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统一思想认识,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任务。集团在家领导,各处室负责人,各子公司领导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部分三级单位主要负责人,上海华彩咨询集团项目工作人员,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主要联络人员和企业文化宣讲师等,共计220人分别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会议
3月3日上午,我校在北山湾校区第一会议室召开2017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部署会,专题研究部署2017年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校党政领导班子、中层以上干部和各党支部书记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廖镇坑同志主持
11月1日,学院在二楼会议室召开2022年第八次行政工作例会。院长李春茂、副院长张文梅、王玉斌出席会议,学院各部门负责人、各系部主任、书记、招生就业处(筹)、体育新闻系(筹)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院长李春茂主持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编印《青海省文化旅游资料汇总》 旅游厅组建以来,根据文旅融合发展需要,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念,遵循“走好文旅路、干好文旅事、做好文旅人”的原则,顺应文旅融合发展趋势,方便厅机关各处室工作,省文化和旅游厅通过资料搜集和实地调研等方式编印了《青海省文化旅游资料汇总》。 《青海省文化旅游资料汇总》涵盖青海省世界级文化旅游资源、国家级代表性旅游资源、省级旅游资源、乡村类文化旅游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文物保护类、文化产业类、 博物馆类、A级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名录共11个大类70个小类千余项内容。同时,作为工具书体量大、范围广、内容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突出矿山公园、 沙漠公园、康养基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青绣”扶贫就业工坊、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对掌握全省文化和旅游资源基本情况、明确资源属性、摸清资源类型、厘清资源管理主体有一定借鉴价值,对提升专业素养、促进工作效能、加速融合步伐、增强工作能力起到积极推动作用